高世宣手舉長槍,接連刺殺數名遼兵。
兩軍隨后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殺。
楊可世朝高世宣大聲喊道:“不要戀戰,趕緊撤!”
突然!
高世宣被一名遼兵一刀砍下馬去。
楊可世見狀大吼一聲,隨即躍馬沖了上去,將那名遼兵殺死。
楊可世再一看高世宣,就見他的臂膀已被砍掉大半,血流不止。
楊可世趕緊跳下馬抱起高世宣,大聲道:“兄弟,你不能死啊!”
高世宣睜開眼睛望著楊可世說:“把我的胳膊找到,把兄弟們帶出城……”
因流血過多,高世宣壯烈殉國。
高世宣是名揚宋軍的神箭手,號稱高一箭,曾經與劉锜比過箭,本來他可以成為一個英雄的,可惜窩窩囊囊的死在了這里。
高世宣的死,讓楊可世好像瘋了一般,他揮舞著長槍在遼軍中東突西殺,遼兵紛紛潰逃。
宋軍將士見主帥都拼命了,他們也都誓死沖殺。
一陣狂殺之后,遼兵退卻了。
楊可世下令:“找到高世宣的胳膊。”
幾個親兵轉了一圈,沒找到。
楊可世說:“再去找,必須找到,找不到,咱們就永遠留在這里!”
高世宣的胳膊終于找到了。
楊可世這才下令:“將高將軍捆在馬背上,我要帶他一起走。”
楊可世和楊可弼率領殘軍撤退到了憫忠寺前。
之前分兵前進的郭藥師,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了,寺前還聚集著一大群老百姓。
楊可世對郭藥師說:“現在怎么辦?殺到迎春門去等待援軍嗎?”
郭藥師說:“我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迎春門已經失守了!”
聚集在憫忠寺門前的這些百姓都是燕京城里的漢人,他們全都參與了屠殺契丹人的行動,他們望著楊可世和郭藥師說:“你們讓我們指摘契丹人家,幫助你們殺戮契丹人,現在你們如果出城,我們怎么辦?況且現在各城門吊橋都已被砍斷,已經沒有辦法出城了,不如與契丹決一死戰!”
楊可世于是又組織宋軍與遼軍展開激戰,結果又一次戰敗。
他們不可能不敗,宋軍已經三晝夜不寢食,早已人饑馬疲,而遼軍卻是兵勢方銳,怎能取勝?
遼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于是宋軍皆棄馬登上城墻。
遼軍越聚越多,最后將宋軍包圍在城墻上。
楊可世見己方已被逼到絕路,準備拼死到底,他對他弟弟楊可弼說:“我們是將門世家,不能效兒女之態,現在就是我們為國捐軀的時刻!”
言畢,楊可世手舞長槍,指揮戰士奮力與遼軍死戰,身中毒箭而不顧。
不知過了多久,有人向楊可世報告說:“將軍,郭藥師已經縋城而下了。”
眾人聽罷,皆勸楊可世也縋城而下。
可楊可世堅決不從。
見楊可世準備赴死,楊可弼對楊可世說:“趙鶴壽的后軍不來支援,劉延慶都統也不遣兵來接應,今日之事,黑白自明,如果我們都這樣糊里糊涂地就死,百世之下,無人不嘲笑我們為歷史罪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活著出去,將是非昭著于世,若朝廷治罪,死而無憾!”
楊可世想了想,覺得弟弟說的話有道理,遂也帶人縋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