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知常看向吳延寵,道:“最多五萬人馬?”
吳延寵點點頭,道:“最多五萬人馬。不過……”
鄭知常問:“不過什么?”
吳延寵道:“不過黃沙原前高后低,他們占據前原,就是占據了高地,這在無形當中,無疑增加了他們的地利優勢。”
吳延寵又用唾沫沾濕手指試了試,然后說道:“東風,風向也對他們有利。”
鄭知常不懂,問道:“為什么風向對他們也有利?”
吳延寵道:“元帥可知黃沙原為何叫黃沙原?”
這個,鄭知常還真知道,他道:“黃沙滾滾,遮天蓋日,天色玄黃,風聲朔朔,據說,因為那里經常黃沙漫天,才有此名。”
吳延寵點點頭,道:“不錯,元帥真有學問。”,然后又道:“黃沙可迷人眼,黃沙原前原占東,后原占西,若刮東風,則我方人員在進攻的時候就會睜不開眼,無形當中,就會占一些劣勢。”
鄭知常恍然大悟,隨即又有些不以為然,他心想:“這點小事,也有必要算計?”
吳延寵似乎是看出來了鄭知常所想,他道:“戰場之上,我方多算一分,就會多勝一分,敵人就會多敗一分,此消彼長,再加上士氣上的影響,有可能就會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
鄭知常這才知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他有些受教了,他道:“老將軍真大將也!”
吳延寵謙虛道:“多打了幾年仗罷了。”
鄭知常沒有怪吳延寵話中有倚老賣老的意思,而是請教道:“那我們該何以應對?”
吳延寵輕吐了一個字:“等。”
鄭知常不解道:“等?等什么?等風向變?”
吳延寵道:“一方面等風向變成我方有利,另一方面等敵人著急。”
鄭知常道:“等敵人著急?敵人會著急嗎?”
吳延寵道:“禮成雖然有些糧草,但那畢竟是少數,一下子多了數萬大軍,消耗必定要大曾,而他們不論從哪跨海而來,運送糧草的代價都一定不小,因此,消耗一點,就損失一點。而我方卻有開京源源不斷的糧草支持,根本不必為糧草著急。所以,耗下去,急的一方必定是他們,而不是咱們。等他們急了,要么選擇主動來咱們準備好的戰場來戰,要么選擇撤退。”
頓了頓,吳延寵接著說道:“敵人如果選擇前者,我方可以以逸待勞,也可以靜等敵人露出破綻,然后實施弱點打擊,戰而勝之。”
吳延寵又道:“若敵人選擇撤走,那更好,我方不戰而屈人之兵,還可以尾隨掩殺。”
鄭知常覺得吳延寵說得很有道理,不過,他想了想,道:“那萬一他們去攻打守衛力量薄弱的南方,從那里搶奪糧食呢?”
吳延寵道:“就怕他們不這么干,只要他們敢分兵,那咱們正好可以全殲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敵軍,然后再南下消滅敵人的殘部。”
鄭知常有些猶豫道:“這……老將軍,咱們這不是用南方的百姓的身家性命換取咱們的勝利嗎?”
吳延寵并沒有否認這一點,他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戰端一起,就不是輕易能結束的,此時若是著急,反而有可能急中出錯,給敵人可乘之機,到那時,有可能就會變成持久戰,百姓定會受更多的苦難,所以,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