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圍剿耶律延禧的殘部,進展得很順利。
可是,將燕京豪族工匠由松亭關轉往金國內地一事,進展卻很遲緩——燕民對于遷去苦寒的金國普遍有抵觸情緒,因此,磨磨蹭蹭的不往前走。
有人跟完顏阿骨打建議道:“這類事情,文官做比軍人做更好一些,老百姓可能也更順從一些,因此,可將遼國舊臣派遣回去,讓他們協助咱們的大軍遷徙百姓。”
完顏阿骨打遂派參知政事康公弼等原遼國的舊臣回去,組織帶領燕京富豪工匠,從平州前往金國上京。
不久,燕民走到平州境內,有個燕民悄悄離開北行的隊伍,跑到平州城里,向張覺哭訴道:“康公弼等遼國高官不想辦法守住燕京,卻開城投降,讓我們老百姓遭受這遷徙流離之苦。現在,相公您掌控著平州這塊地盤,手中握有強兵,您又忠于遼國,一定能有辦法讓我們回歸故土。您能忍心看著燕京大批百姓,被女真人強迫到荒寒的漠北去嗎?”
聽了燕民的哭訴,張覺感到熱血沸騰,他立即招集手下一眾官員和將領開會研討對策。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
“近來聽說,陛下走訪了數家韃靼部落,兵勢復振,現正正向松漠之南挺進。”
“金人為什么急著將燕民撤離燕京,就是因為陛下的原因,他們害怕陛下登高一呼,燕民全去歸順陛下。”
“如果明公此時能高舉勤王大旗,唱義天下,奉迎陛下,那么,遼國復興則指日可待。”
“目前,當務之急,則是應派人前去問責康公弼等叛降之罪,并將他們斬殺,然后放燕人歸國,而大宋也肯定會接納燕人,如此則平州將成為藩鎮矣。”
“假如將來金軍前來攻打平州,我們則內用平州之軍,外得大宋之援,又何懼焉!”
“……”
聽了眾人的意見,張覺沉思了一會兒說:“此大事也,不可草率決定。”
于是,經過一番“精密”的謀劃之后,張覺暗中派遣將官張謙率領軍馬五百騎前去抓捕康公弼等遼國降官。
三日后,張謙追上了康公弼等人。
當時,康公弼等人正騎在馬上,與眾多燕民一起沿路向東北行進。
張謙等人追上康公弼一行之后,向康公弼一行傳達了張覺的命令——張覺令他們立即趕到灤河西岸聽候差遣。
對于張覺的這個命令,康公弼拒不執行,他策馬上前,厲聲說道:“我們是奉大金皇帝之命,帶領燕民前往金國,南京留守張覺有什么權力命令我們?我們不去!”
張謙掃了康公弼一眼,然后朝身后一招手。
張謙身后的士卒見狀,立即沖上去把康公弼團團圍住。
康公弼大怒,呵斥張覺、張謙等人膽大妄為!
張謙也懶得跟康公弼廢話,直接大手一揮。
隨即,將康公弼等人圍住的人,就沖上去將康公弼拽下馬,然后將康公弼給捆綁起來。
很快,其他遼國降官也步了康公弼的后塵。
在這之后,張謙就押著康公弼等人往平州走。
一行人隨張謙來到灤河西岸的一片栗子樹樹林旁邊時,天色已近傍晚。
這時,康公弼終于感覺到情況不妙,于是對張謙說:“你怎么把我們帶到這里來了?這是什么地方?”
張謙敷衍道:“張留守說他要來這里迎接你們。”
不一會兒,十幾匹快馬便從南邊馳奔而來。
這些人中,為首的是一個黑臉的中年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