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諸領的各個領主很明白這一點,他們也必然會利用這一點來迫使艾德溫領主就范。
到時候即使艾德溫領主真的還沒有與那些叛領的領主們同流合污,他也很難在面對這種直接威脅時做到無動于衷。
尤其是在白幕領剛剛才結束了一場損失異常慘重的大戰的前提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面對這種情況,國王基諾三世在與眾臣商議過后決定,將那支之前用于平定東南諸領內的邪教徒之亂的王**團調往白幕城方向,以此來對白幕城的局勢進行彈壓。
與此同時,東線方面的幾個戍邊軍團也針對當前局勢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以隨時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
大軍一動,整個弗萊斯恩特王國境內頓時陷入了一片緊張的氣氛中,大量原本生活在南面和東面邊境附近的居民開始拖家帶口的朝著王國內部遷徙以躲避即將到來的戰亂。
同時,王國國內其他方向的各個封地領主們也都針對當前局勢做出了各種不同的反應。
部分對王國保持忠誠的領主召集自己麾下的所有人馬整裝待發,隨時準備遵循國王和總帥的命令前往前線戰場增援。
而還有一大部分領主則選擇了暫時按兵不動,只是在國王使節的命令下籌備各項戰略物資準備運往前線。
另有一小部分領主貴族則認為現在的情況尚不明朗,貿然支持任何一方都不符合他們自身的利益,于是便對國王使節的命令裝聾作啞推三阻四,想要做墻頭草,等到情況明朗之后再投身勝利者一方的陣營。
弗萊斯恩特與哈爾斯特之間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兩國之間即將展開的這場交鋒也吸引了整個大陸其他人類王國的關注。
離得遠的南方諸國因為受到的影響不大,因此大多還處于觀望狀態,而離的較近的幾個王國則都對兩國之間一觸即發的緊張態勢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
諸國之中,受到兩國交兵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齊爾基聯盟,由于布馮王國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了明顯支持哈爾斯特一方的意向,整個齊爾基聯盟內的其他王國都很快與其劃清了界限。
大部分齊爾基聯盟內的王國都暫時中斷了與布馮王國在商業和政治外交領域方面的聯系,只有嗜錢如命的米爾利斯王國從中看到巨大的商業利潤。
米爾利斯王國不僅沒有因為弗萊斯恩特與哈爾斯特之間的緊張態勢而中止與兩國的商業貿易,反而趁機利用自己商業中立國的身份向兩國以及布馮王國大量出售各種武器軍械,準備利用當前局勢大發戰爭財。
至于位于弗萊斯恩特西方的紅舫王國則依舊處于“自閉”狀態中,紅舫王國的外交使節僅僅只是對兩國之間即將爆發的戰爭對紅舫王國造成影響的可能性表達了一些關注之意,但卻沒有對此做出任何應對與評價。
隨著冬季的來臨,從帷幕之海吹來的酷烈寒風不僅沒有吹滅兩個北方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反而使得兩國之間的紛爭逐漸升溫并開始向著開戰的邊緣一步步邁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