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到了這里,又不得不開番外了,畢竟,這一卷講的是坐騎,而西游記里,名氣最大的坐騎,當然首推小白龍,他的出場,不給篇番外實在是說不過去。
其實之前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寫他,因為這一篇,是和本書的世界觀有沖突的。
之前也說過了,西海龍王父子,疑點太多了,線索又太少,所以他這一家的故事,基本全是提莫原創的。這篇番外,就當純屬娛樂大家吧,部分觀點,不要代入到正文之中。
說到小白龍,就不得不從他的身份說起了,這也是西游評論界的一個未解之謎,就是他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熟悉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小白龍是位帥哥,就是著名演員王伯昭老師,個人認為83版西游里最帥的角色。
提莫是王老師扮演的小白龍的粉絲,所以,在本書里堅決地把他按照電視劇塑造成了一個男性角色,但我不得不承認,在原著里,盡管被稱作“三太子”,小白龍也應該是位女公子。
在羅列證據之前,提莫先要說一個詞,以后分析別人時候也會用到,就叫做“年代梗”。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時代的人特有的梗,比如80后常說的“你是不是恐龍”“你是GG還是MM”,90后常說的“真香”“飯圈”“awsl”這些,這個時代的人,一說就知道什么意思,換個時代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意思。
要知道,《西游記》寫出來,并不是給我們看的,而是吳承恩寫給明朝人看的,里面也有很多年代梗,以后會一一提到。
這里先說一個年代梗,就是“唐僧騎著白龍馬”,咱們看不出什么,但明朝人看這句話,又是什么意思呢?
要知道,在古代,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大多數人都很熟悉,不像咱們現在人,只能去馬場花錢騎馬玩。而在明朝,所有的坐騎只有兩種,一種是母馬,一種是騸馬,公馬被稱作“種馬”,是專門養來繁殖的,操控性太差了,沒人去騎。
明白了吧,唐僧騎得馬,落到明朝人眼里,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母馬或者騸馬,如果是公馬,在那個時代算是反常識,是個毒點了。
當然了,白龍馬是龍不是馬,所以,只能是母龍,騸一頭龍實在是不可想象的,龍代表皇帝,西游記雖然是jin書,也不可能開篇就是沖著被和諧去的。
這算是一個證據,當然,肯定很多人覺得不充分,那下面的證據,就是比較實錘的了。
小白龍加入取經團后唯一一次出手,就是在黃袍怪那一章,變成了美女去打黃袍怪,沒打過。
西游記里,要說變化之術,還真不是大路貨,屬于高檔法術。
除了神仙菩薩,首推猴哥、楊戩、老牛,當然,還有頗有爭論的六耳獼猴,他們都會七十二變。下來就是老豬了,會三十六變,沙僧水平更差一些,除了車遲國變了一次塑像,沒變過別的。
對了,還有人說白骨精會變,她不算,后面專門開番外說她。
現在說小白龍,小白龍會不會變化呢?書里除了變這個美女,他沒變過別的,不知道。但提莫傾向于,他就算會,應該也不會超過老豬,老豬是天蓬元帥,統領十萬天河水軍,要說一個龍太子就能超過他,很難讓人信服。
好了咱們就算他的變化水平和老豬一樣好了,那么,老豬的變化水平具體如何呢?
西游記第四十七回他自己說得清楚:“我只會變山變樹,變石頭變癩象,變水牛變大胖漢還可,若變小女兒,就幾分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