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大將軍親啟:
如今學生與凌洪將軍達平城三月有余,對當前大魏之形勢已了然于胸,方才有顏面上書大將軍,望大將軍莫怪。
大將軍所托之事,學生片刻不敢忘懷,哈迷國太子如今頗受大魏朝廷看重,要想將其誅滅,殊為不易,要為大將軍某得登位之機,更是難上加難也。然,學生食君之祿,自會舍命完成此重任,還請大將軍靜候佳音。
學生花費大半錢財,方才打通了些許關系,但若要成就大事,尚需打點祠部尚書郎張海、吏部尚書郎尤迪、度支部主事宋齊方可。
如今大魏富庶,大多官員不喜錢財,朝堂上下唯鐘愛長生之道。竊聞哈迷國中有擅長煉丹之方士,懇請大將軍代為求取些仙丹,學生以之打點權臣,自可事半功倍也。
學生崔瀚、弟子凌洪拜上。
這是半個多月后傳到凌虛子手中的一紙書信,下面有著約定好的簽押,由不得他不信。
凌虛子舉著書信端詳了許久,方才重重嘆了口氣,從懷中取出了一個小乾坤袋,盤點了許久,一臉不舍地從其中分出了四轉金丹三粒,三轉金丹十五粒,二轉金丹六十粒,用瓶子裝了起來。
只聽他自言自語道:“謀國之事,并非為我一人,這些代價,還是要報予大哥知曉,請他們分攤些許才是。”
最終,那些金丹隨著一紙鼓勵的書信,由那信使帶著出了哈迷城一路東去了。
這一切,自然是云翔早就預料到的,既然熊羆三人想要謀得哈迷國國主之位,正好他們手里又有金丹,不想辦法弄來一些,實在有些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雙叉寨,他專門留下了崔瀚養在寨子中,也正是為了此事。
他甚至還專門叮囑了寅將軍后續的操作方法,今年送回來的金丹肯定不會太多,品級估計也不會很高,好些的可以讓寨子中的統領享用,差些的便只管分給些修為好點的小妖即可,大家自能得到些好處。
只需過上幾個月,便讓崔瀚再次寫信,繼續討要金丹,大魏朝廷的官員那么多,從主事、尚書郎、尚書臺、中書省、甚至丞相、皇帝這么一路打點過去,便能為寨子中討來不少金丹了,什么時候凌虛子回過味來了,什么時候算完事,少說也能糊弄他個兩三年的。
至于這其中尺度的把握,便要交由崔瀚自己來負責了,他是個聰明人,自然是心知肚明,什么時候討不來金丹了,什么時候他就失去了價值,也就是被生吞活剝的時候,所以,他肯定會想盡了辦法維持住金丹的供應。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千萬要檢查好信件,不能讓這個家伙在書信上做什么手腳,偷偷給凌虛子報信。
不過,這個可能性也并不大,崔瀚又不知道凌虛子的身份,更不可能寄希望于千里之外的哈迷國能夠發兵救他,如今在雙叉寨的生活有酒有肉有女人,多活一天都是賺到的,想必他也不會做出那些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