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人曹司設立之后,整個中土頓時便消停了下來,各大勢力都不肯再翻起絲毫浪花。倒不是所有人都顧忌那三千天兵天將,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玉帝現在憋著一肚子的火氣,誰敢跳出來撒歡,便會成為玉帝的出氣筒,實在是殊為不值。
安生日子沒過多久,大唐卻發生了另一件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太上皇李淵重病,生命垂危。
而這件事之所以引來了這么多的關注,原因也只有一個,就是所有人都想看看太宗會如何應對。
當年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又殺了李家上下百余口,當時李淵便已落下了心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只得禪位于李世民。民間稱之為禪位而不是傳位,便足以見得大家對這皇位的來歷是心知肚明。
這些年來,太宗可謂勵精圖治,使得大唐日漸強盛,但公道自在人心,弒兄逼父這個污點,終究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李淵的重病,卻引得朝野再次回憶起了此事。
有人傳言,太上皇重病,其實是太宗下了毒,定要致太上皇于死地。
當然,這個說法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如今大唐江山穩固,民心思定,太子李承乾也早已過了總角之年,就算太上皇再活一百年,也終究不可能改變什么。不過,天下愚民甚多,總有那別有用心之人,四處宣揚著太宗弒父之舉,引得天下人議論紛紛。
弒父和弒兄可不是一個概念,人身乃父母精血所賜,若是以子弒父,實與畜生無異。歷朝歷代,從來不乏那些為了皇位反目相向的兄弟,但若說弒父,可是從來不曾有過。世人都要看個清楚,那龍椅朝南而坐的,到底是人還是畜生。
這件事雖然在朝中并未掀起多大的風浪,太宗卻是極為在意,弒兄的罪名是他做的,他也甘愿背下,但那弒父的罪名他明明沒做過,卻是萬萬也不肯沾染上分毫。
得知民間傳聞已是愈演愈烈,太宗自是大為惱火,卻也不愿做那甚于防川的自欺欺人之舉,便只得求教于群臣。
所謂世事無常,對于那生老病死之事,連魏征、長孫無忌等人也是束手無策,至于如何扭轉民間的傳言,也只是提出了些盡人事知天命的辦法。
不過,經過胡寧一番卜算之后,事情卻又有了些轉機,這次的卜算結果出人預料地清晰,李淵能夠挺過這場大病,而且還能再活一年以上。同樣地,云翔那貧乏的歷史知識其實也佐證了這件事,他記得曾在一部電視劇中看過,李淵死時,李世民已經登基接近十年了,怎么也不可能是現在。
胡寧便將此事報給了太宗,還順勢提出了一番計策,聽得太宗大喜過望,當即下旨依計行事。
于是,大唐朝一次規模最大的現場真人秀就這么開始了。
首先是太宗在朝堂上聽說了太上皇重病之后,當場失聲痛哭,數次昏厥,然后當眾高呼,愿以江山社稷換取父親身體康泰。
接下來,便是胡寧登場了,他告訴太宗,太上皇陽壽已盡,實為天命,可若是真的要救,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需要施展逆天的法術,將太宗的陽壽轉嫁與太上皇身上,而且他的十年陽壽,也只能換得太上皇多活一年。
此話一出,群臣自是大驚失色,紛紛出言阻止,但太宗卻力排眾議,非要以自己的陽壽換取太上皇多活幾年,當即下旨,讓國師胡寧操辦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