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若走進天璇最大的國立博物館里,可以感受到天華古老文明的洗滌,它的面積讓它包羅萬象,必須逛很多次,才能看盡一切精華。
館區分為四大區。分別是現代區、近現代區、古代區、遠古區。
現代區的戰爭區里,收藏了大量五十年前使用過的戰爭機器,大到多旋翼掠地轟炸機、地效飛行器、氣墊船、水上飛機,攻擊坦克,小到輕型手槍、狙擊步槍、機槍、火箭發射器……
等等等等。
應有盡有。
最厲害的一點是,這些武器經過精心保養,現在還能使用。
館長曾經自豪的說,這是天璇人民的軍火庫。
而近現代區里,則大部分都是幾百年前留下的文獻資料。
比如國內第一艘航母的設計資料,核彈的設計手稿、液體火箭引擎向等離子噴射引擎的轉變文書、空天航母渦輪引擎的設計草稿……
等等等等。
古代區展示的,不僅有當年男耕女織小農經濟下的一切,還有諸如樓車、云梯在內的古代戰爭武器。
而遠古區出土收藏的一切,都是天華古老文明的結晶。
最早的文字樣本、青銅器、古籍,甚至是一整個文明遺址。
其中,《天華荒古錄》的地位,相當于某顆無限地球中的《山海經》,是天華最古老的志怪文獻。
同樣,也是國寶級文物,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據說,天華這個名字,也是從這本書上來的,意取“天下歸一,華夏萬古”,保永世長存之心。
當然,曾經古人們的心是美好的,但世界沒有萬古不變的事物,只有這個名字保留了下來。
它留存至今的殘卷一共為五,共錄五萬余字,被稱之為楔文,以四言五言的行詩為主。
《荒古錄》有云,“天下初開,鴻蒙未分,陰陽混沌,為龍所分。雙龍糾纏,身化萬物,神力所承,賜名曰‘人類’,人中豪杰,必得神力,護佑蒼生,射烏斬蛇,亙古亙今,永世不變。”
這段話,歷史學家只認為是古人們充滿了奇幻色彩的想象,卻下意識忽略了所謂神話的紀實性。
其實真要說起來,極限者的存在,也只是當年那位神靈于宇宙長河間播灑的基因種子而已。
人類退化了,只保留了“天馬行空”的神話中,那些偉岸的英雄形象,他們便是最早的極限者。
直到所謂“隕石”擊中月球,才讓人類重拾極限者的本質。
各國對社會隱瞞了很久很久,但這個秘密遲早會大白于天下。
那一天,沉寂許久的荒古巨獸將咆哮著爬出地獄。
那一刻,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會遭到滅頂之災。
……
同一時刻。
天璇北部山區,巨大的隕石坑,中心有銀白色的尖塔。
隕石坑內存在熱量,積雪落下就化為了液體。
所以現在,這里已經成為了隕石湖,一個完美的大湖。
湖面沒有結冰,永遠都籠罩在一層清渺的蒸汽中。
而那座尖塔,墨悠看見肯定會驚呼出聲的。
因為參加第一次任務時,研究所還沒有這樣一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