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饃古稱“羊羹”,源自陜省,是關中著名風味美饌,也是陜菜經典菜。
與其齊名的菜品或者說只要提到陜省立刻就能跳出來的菜品也不過三道!
“羊肉泡饃、肉夾饃、臊子面!”
而且這道菜在古代就屬于口碑極高的菜品,蘇軾甚至專門寫過關于羊肉泡饃的詩。
“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陜省本地的羊肉泡饃講究的是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香味無窮。
這種味道是只有在老館子里面吃過正宗的羊肉泡饃才能感受到的。
蘇子放去陜省的時候專門品嘗過。
坐在一家號稱連鎖店開遍古都每一條馬路的店里面,掰著一塊死面餅,每一塊都掰碎成小拇指尖大小,面團發硬,手指又容易沒力氣。
足足掰了十幾分鐘才完成準備工作。
接著就是將掰好的面餅裝在碗里,告訴師父要吃什么樣的泡饃。
就像是牛排還有不同部位不同熟度一樣。
陜省的羊肉泡饃也分為三種。
“水圍城、一口湯、干泡。”
這其中的區別就是以泡饃的湯的多少來區分的。
水圍城,顧名思義就是湯多的像是大水圍城一樣,饃盛在中間,湯汁很多,適合喜歡喝湯也喜歡吃饃的人。
一口湯就是剛剛好讓所有的饃都泡著,卻不露頭,含蓄的仿佛喝一口就全部喝完一樣。
干泡則是湯最少,幾乎是將湯全部逼進饃里面,味道十足。
不過蘇子放最近看蕭云霄的朋友圈發現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又多出一種叫做云片的新的種類。
從掰饃開始就有不一樣的方法。
不是像一般的掰饃那樣從頭到尾都是揪成小塊,而是穩穩的從中間分開,再分成四片,每一片再分成表皮和瓤三部分。
因為一片一片堆在碗中就像是云層一樣,所以有了這個名字。
不過蘇子放看到這個卻是嗤之以鼻!
“絕對比不上我爸做的!”
時至如今,蘇子放也算是遍嘗全國美食,不算美食評論家,也算是半個美食品嘗家。可是依舊敢這么有底氣的說出蘇廉正做的羊肉泡饃好吃,說明是真的好吃!
和所謂的正宗的羊肉泡饃不同的一點,蘇廉正從來不是專門去做羊肉泡饃,而是在做大煮羊肉的時候順便做幾碗羊肉泡饃當做主食。
前面的步驟和蘇子放現在煮羊湯的步驟差不多。
清洗干凈,只放鹽根、姜片、花椒、蔥段,連胡椒粉都不加一粒。
一次加足水分,蓋上鍋蓋煮開后,撇去血沫,轉成小火讓鍋里一直保持著微微沸騰的狀態。
大約半小時,羊肉的味道就開始傳出。
心急的人這時候可以拿一塊肉去墊肚子或者解饞,可是要品味最好的味道,還是需要等足一小時。
等待的時候,蘇廉正會趁著這個時間準備面餅。
和油潑面一樣的和面方式,只不過不用抹油,只需要將面團和好餳過第一次面就可以制作面餅。
蘇廉正的制作方式就比較粗狂。
直接用手揪成劑子,壓扁,稍微搟開成大約半指頭厚的面餅就刷油放進電餅鐺開始烤制。
出來的面餅外殼酥脆,內里帶著一些韌勁,嚼起來有濃郁的麥香。
蘇廉正懶得起名字,就直接將這種剛烤出來的饃叫做死面饃。
普普通通的名字卻如同開水白菜一樣有著極其豐富的口感!
蘇子放一面回憶著蘇廉正的做法,一面照料著鍋里的羊肉湯和電餅鐺里的死面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