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子孫輩,修煉天賦都不算太好,連一個能修煉到后天境的都沒有,但他的重孫之中,卻出了一個同樣天資不凡的人物。
這個人,也就是楚氏宗族后來的三代族長。
三代族長,以有限的修煉資源,不但突破到了后天境,還突破到了先天境,這才讓楚氏宗族得以發跡。
當時,南山縣沒有一門二幫四豪族,只有黑沙幫、王氏宗族、席氏宗族、松鶴堂、吳氏宗族這五個勢力。
其中吳氏宗族,在三百年前,由于玄鷹門的崛起,而被滅門。
松鶴堂一百年前,還是南山縣實力最強的勢力,卻因為一場內亂,變成現在的飛鶴幫,實力在一門二幫四豪族之中,只能算末流。
五方勢力,幾乎霸占了南山縣的全部資源。
楚氏宗族想要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為根基,尤其是可以種植半靈米和半靈藥的半靈田。
有了半靈田,可以穩定的產出修煉資源,宗族才能夠讓長久興旺。
否則,都只是無根之萍。
普通的田地,通過不斷埋入半靈材,積年累月之下,可以培養成半靈田,南山縣現在的半靈田,不少都是通過培養而來。
可那個時候的楚氏宗族,一窮二白,哪有培養半靈田的半靈材?再說了,半靈田也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培養出來的。
如此,該怎么辦?
自然是想辦法從其他勢力手中謀奪。
三代族長主要的謀奪對象,便是當時整體實力最弱的王氏宗族,為此,甚至借機斬殺了王氏宗族的兩位族老。
從這里可以看出,楚氏宗族的發家史,并不算良善。
可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如此,沒有足夠的實力,你就要被掠奪,被淘汰。
很殘酷,也很現實!
也是因為當時的楚氏宗族雖然有先天強者,但沒有什么底蘊,而王氏宗族雖然沒落,卻有著一些底蘊。
這個底蘊,就好似楚氏宗族現在的虎紋巨蛛。
也是怕如果魚死網破的話,會讓楚氏宗族遭受重創,三代族長心中有所顧忌,才沒有將王氏宗族滅門。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雙方的仇怨便已經結下了。
這么多年下來,沖突從未斷過,說是仇深似海,也不為過。
三代族長逝去后,楚氏宗族再也未曾誕生第二位先天強者,王氏宗族也沒有誕生先天境。
只不過,近幾十年以來,王氏宗族接連誕生了好幾名后天境,在總體實力上,一下子壓過了楚氏宗族。
如此,身為實力強大的一方,自是死命的打壓楚氏宗族。
七年前,楚通元被王氏宗族找到機會,給打成了重傷,而后沒過多久便逝去了。
而楚通墨所說的六叔公,名為楚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