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武將,大字不識幾個,寫出來的東西卻讓李世民眼前一亮,怎么能讓李世民相信?
所以李世民便問了常何。
常何是個大老粗,能當上這個中郎將,靠的不是腦子,而是自己的武力和對李世民的一片忠心。
所以他便將馬周這個人,告訴了李世民。
原因很簡單,馬周“幫”他得到了李世民的夸獎。
其實殊不知,這只是馬周在替他自己的前程鋪路而已。
知道了有馬周這么一個人之后,李世民頓時大喜,便叫來馬周,與他探討。
不得不說,馬周手段歸手段,但是的確很有才華。
與李世民交談很久之后,李世民頓時覺得他是個人才,便把他安排到了門下省做事。
在唐朝時期的門下省是什么概念呢,這個部門與中書省一起處理朝廷機密的大事,甚至有封駁的權力。
封駁是什么意思呢?
唐制規定,凡詔敕須經門下省,如認為有失宜的書可以封還,有錯誤者則由給事中駁正。
就是李世民下了圣旨,但是門下省和中書省覺得李世民這道旨意不合適,或者說是哪里有錯誤,便不通過。
要知道,當年馬周只不過是博州的一個教書先生,卻一躍成為李世民身邊的秘書。
這種一步登天式的跨越,可是罕見的。
更重要的是,馬周是寒門子弟出身,這代表了什么?
當然,馬周的一步登天,李世民也是有他自己的規劃存在的。
李世民自從登基之后,與五望七姓的關系越來越糟,甚至一度翻臉。
但是李世民想要治國,卻離不開他們,所以李世民便想要有才華的寒門子弟來做官。
馬周,只不過是李世民推出來的第一個例子罷了。
什么叫恰逢其會,這就叫恰逢其會。
你有情,他有意,馬周和李世民這么一碰頭,兩個人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對于這種人,程處淵其實并不討厭。
人不怕有心機,也不怕有**,因為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那些說著自己已經淡泊名利的人,其實他們對功名利祿的渴望,卻比誰都大!
但是這種人,卻比馬周這類人,更加的虛偽。
程處淵特意留下了馬周的欠條,其實意思說的很明白了,如果馬周夠聰明,他絕對能夠聽出程處淵意思。
那到時候,程處淵與他馬周見上一面,又有何妨?
至于見了面之后說什么,那就看到時候馬周想跟程處淵聊什么。
如果趣味相投,做個朋友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朋友之間,是要相互幫助的...
......
咳咳咳,推薦票~推薦票~推薦票~
打賞~打賞~打賞~
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