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沒想到的是,自從收到了他的手書之后,幾乎所有的寺廟都動容了。
他們在大唐,已經壓抑了太久太久了。
無數僧人想要恢復佛教在南北朝時期的榮光,但是他們同樣也看到了,身為老子后人的李世民,是不太可能讓他們發展壯大的。
所以,這一次去吐蕃傳播佛法精要,讓他們看到了一次機會!
一次真正能名垂千古,將佛法帶到未開化之地的機會!
所以,很多僧人甚至不打算在寺廟中過完除夕夜,便攜帶著幾個弟子和大批行囊,匆匆往長安趕來。
甚至連長安城內的各個寺廟,也都坐不住了。
其他地方的僧人都得到了消息,說要前去吐蕃傳播佛法。
但是他們長安城的各個寺廟,卻沒有一點消息,甚至都沒有聽到風聲。
難不成是李世民把他們給忘了?
所以,這些所謂淡泊名利的高僧們,也無意中忽略了他們過去研習佛法時候的淡然,紛紛去了太極宮,求見李世民。
李世民也都一一接見,知道了他們的訴求之后,李世民竟然雙手一攤,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因為一切都是程處淵所做的,身為君主,自然要相信自己的臣子。
所以李世民只是告訴了那些高僧,話事人是誰,他們應該去拜誰的碼頭。
這一鬧,倒是讓程處淵在和尚堆里出了名。
程處淵的手里,仿佛有著一把尚方寶劍,或者說是一柄利器!
因為朝廷已經放話出去了,能代表大唐出使吐蕃的,一定是大唐佛教的精英。
而這些精英,代表的就是大唐佛法的真理。
要知道,雖然大家都被稱為佛教,研習的都是同一種佛法,但是各自的理念卻各不相同。
平時誰也不服誰,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只能相安無事。
但是現在不同了,如果有的人被選上,有的人落選了,那豈不是代表你的理念,根本代表不了大唐佛法的真理?
那這種事能忍?
所以,程處淵的家中,開始出現了一位又一位長安高僧的拜訪。
只不過程處淵卻一點都不著急,對于每個前來的高僧,都十分耐心的對待。
他不給他們寫手書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距離近,等到選拔開始之后,他們也會得到消息。
但是這次選拔還有一個條件,必須有程處淵的手書,才能入場。
現在程處淵不發手書,那到時候他們怎么入場?
程處淵的說法又滴水不漏,說他們到時候就會收到程處淵的手書。
可是到了那個時候,究竟是誰能收到,誰收不到...
那可怎么辦?
所有人都在著急,同樣也有一部分的聰明人,卻想到了,這件事并不簡單。
程處淵肯定是有什么要求,或者說,這里面肯定還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只不過程處淵還沒開口,誰又能知道發生了什么呢?
所以,他們只好等...
一切的選擇權,都在程處淵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