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的,人體細胞容器內的元素,是屬于有主元素,一般情況下不受外人精神元素指揮,自身的精神力倒是能夠支配自身元素。
……
第二是‘能源’的創造:主要體現在人們對永恒元素和永夜結晶的利用。
研究證明,永恒元素的能量,比粒子能量高N多倍,也穩定N多被。
具體高多少,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無法測算,即使拿它們來測算,得到的數值也是‘爆表’的偽最高。
正因永恒元素非常強大非常穩定,所以永夜泡沫無法吞噬它們,即使是光明屬性的永恒元素,面對永夜泡沫也絲毫不虛,兩者誰都奈何不得誰。
既然發現了永恒元素這樣的能量,當然會把它當做能源來用,以此彌補粒子能源的各種不足。
……
第三是‘永夜科技’的創造:包括元素武器裝備、元素機器、元素設備等等。
有了永夜結晶這么好的資源,不把它拿來研發高科技產品,豈能對得起太陽給予人類的恩賜?
……
第四是‘家園’的創造:包括地下城和地表空間站的建設。
由于科技飛速發展,各國建設起大量地下主城、地下子城、地表空間站、地對空元素武器等。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用這些建筑發展對空武器,用以應付向太陽撞擊過來的小行星。
因為太陽大部分空間不穩定,粉塵地表居多,一旦被整顆小行星撞擊,就算是像月球那樣大小的存在,也會是毀天滅地的結局。
太陽稍微發生動蕩,其核心就會劇烈活躍,進而出現無差別的巖漿噴發。
人類建筑怎能承受太陽的巖漿洗禮,所以太陽一旦動蕩,人類就要面臨滅絕之危機。
幸好太陽體積巨大,被一些細小的隕石雨撞擊,其核心不會發生動蕩,頂多出現地表大崩裂,這對人類基本沒什么影響。
故而面對較大的小行星撞擊過來,人類需要利用對空元素武器將其擊碎,確保它們影響不到太陽核心。
而終極目標則是木星。
如果被木星整顆撞擊到太陽,那么‘重啟太陽計劃’將宣告結束,人類被徹底噬滅,太陽系的生物輪回進入絕跡期。
倘若人類把木星的麻煩成功解決,那么又將得到40年的相對安全的發展時間,后面對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撞擊,自然是迎刃而解。
……
第五是‘新勢力’的創造:為增強人類團結性,減少種族分歧摩擦,各國多次例會‘世聯戰委’,簽訂一系列的統軍條例,并重新調整統一的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