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下城的整體結構呈現,生活層區和工作層區是間隔排布的,例如:核胚層的上方會加一個工作層區,這個工作層區上去一層則是中質層,再上面又是一個工作層區,之后才輪到外膜層,在外膜層之外還有一個工作層區。
衛星副城和對空艙城皆只有一片生活層區,那就是核胚層;地下主城、百國十城、世聯三城,它們都擁有完整的三片生活層區。
因此地下城的結構最多為36層,最少也有10層。
生活層區好理解,就是可供生物生存的空間,比如楊單現在身處的地方,就屬于核胚層中的一角。
工作層區即為地下城的工作空間,集智能化信息、智能化防御、智能化攻擊、能源轉換等為一體,是屬于機械和機器人活動的區域。
光熱隔膜層:即傳導光和熱的層面,地下城之所以有晝夜之分,就是這個層面在工作。它是通過下弦機械域的動力作用,從太陽內部抽取光和熱,進而完成其工作原理。
數據鏈路層:可以說是信息數據的整合,沒有了它,整個地下城的智能系統將陷入癱瘓,它是實現點對點智能數據化的基礎。
能量運輸層:等同于地下城的血管脈絡,其它層區要正常工作,都需要能量支撐,如果沒有了這一層,別說智能系統會癱瘓,整個地下城都會陷入癱瘓。
氣室層:是氣體的轉換工作區域,地下城內之所以擁有與地球相近的環境,氣室層絕對功不可沒,沒有了它,地下城內的人類連呼吸的權利都會失去。
絕緣隔熱層:屬于防御層區的最內層,主要作用是隔絕外部的電擊和熱流,避免外部能量影響到里面的幾個層面。其實,所有層面都擁有絕緣隔熱的能力,這個絕緣隔熱層是額外的防護措施而已。
磁場層:為脈率亂空系統、反重力系統、單邊斥力系統、磁場信息發射接收系統等所在的層面。
軟殼層:主要功能是防震作用,地下城內部能有如此安穩的環境,它的功勞之最;如果沒有它,地下城每天都會發生大地震,畢竟太陽內地質非常不穩定,天天有地震是必然。
硬殼層:就是扛打擊的防御層面,和雞蛋殼一個作用道理。
抗壓層:是地下城的首層防御體系,還設置有對空攻擊武器,所以它是防御與攻擊一體的層面。
超金屬抗壓層:原理和抗壓層相似,只不過組成它的材料為超金屬,比普通的抗壓層強大很多。
流態能量抗擊層:可以說是永恒元素能量的應用,利用永恒元素之力來抗打擊,或者發動永恒元素之力攻擊。
這就是上弦居住界的復雜結構,看著都讓人頭大,可想創造這一切的人,是多么的偉大和強大。
相對而言,下弦機械域就簡單很多了,除幾個抗壓防打擊的層面未變,內部就只有一個巨大的工作空間,占據‘雞蛋’半邊空間的巨大‘金屬疙瘩’。
它是地下城的驅動核心,一般情況下內部只有機器人在工作,人類是禁止涉足這片區域的,它的歸屬是地下城的主腦,控制著地下城一切的智能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