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就算再強大的人,也抵不過歲月和歷史。
滄海桑田,唯有歲月永恒。
“這首詩后面還有嗎?”祝蘭天大人道。
云中鶴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聽完這段詞之后,,祝蘭天不由得望向天邊的落日,渾身顫抖,老淚縱橫。
這首詞,真真寫到他心中去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他是一個朝堂斗爭的失敗者,最終執掌了天一書局,了此殘生。
雖然還有名譽,但已經遠離朝堂中樞十幾年了。真的不甘心啊,不甘心啊。
但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而敖玉這首詞,就是最好的勸慰了。
人要學會自己和自己和解啊,要學會放下。你耿耿于懷,痛不欲生,你的敵人只會痛快,甚至他們都已經淡忘你了。
祝蘭天擦去淚水,顫抖道:“沒有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是老夫的知己,謝謝你的這首詞!”
老大人擦去了眼角的淚水,緩緩道:“從今以后,老夫就站在你這邊了。”
祝蘭天大人的聲音很平淡,但是卻充滿了力量。
“敖鳴和你爭奪怒浪侯之位,我在邊上,如同隔岸觀火,清清楚楚。”祝蘭天道:“就算有千萬種理由,他們用的手段都太臟了,我們的朝堂不應該這樣的。這就是奪人家業,如果你沒有出息也就罷了,偏偏你才華橫溢。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后果不堪設想。”
云中鶴躬身拜下道:“多謝老師。”
祝蘭天嘆息道:“是我要謝謝你,你最后的那一首詞,能夠排解掉我十幾年的憂郁了。”
真的能夠排解嗎?其實是不能排解的。
這首詞是明朝大才子楊慎大人發配充軍的時候所作的。
楊慎大人何許人也?這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啊,哪怕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能排名前列的天之驕子。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父親是內閣首輔楊廷和,大權獨掌,嘉靖皇帝都是他立起來的。在很長時間他都能把皇帝都按在地上摩擦的超級大佬,而楊慎自己又是狀元及第,天下聞名。
然而這樣的天之驕子并沒有過幾年的好日子,嘉靖皇帝通過大禮案之后擊敗了楊廷和。
之后楊慎便倒霉了,激怒了皇帝被廷杖,之后被流放到滇南幾十年。
那么這位楊慎大人真的排解了憂郁嗎?不見得的。
所以祝蘭天的大人也排解不了,頂多只是聊以慰藉。
祝蘭天道:“敖玉,月旦評已經算是純潔的了,但也不是絕對的純潔,也是會被權力感染。你要面對的不是敖鳴一個人,而是一個強大的權力集團。但是你放心,月旦評畢竟是被清流掌控,關鍵時刻我會說話的。”
“當然這一場比試,你不必太過于擔心,基本上是贏了。”祝蘭天大人道:“因為你這本《石頭記》和敖鳴的《玉城記》完全是高下立判,只要是秀才以上的水準,便能知道二者水準天差地別。越是高層,就越是清楚這一點。誰要敢說《玉城記》更好,那基本上就身敗名裂了,沒有人敢冒這樣的風險的。”
祝蘭天大人的鑒賞水平極高。
《玉城記》前面四冊他全部都看了,也非常喜歡,覺得稱得上是鴻篇巨著。
真的寫得很好,算是近十幾年來,江州最優秀的話本了。
但是書這種東西,就怕比較。
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貨要扔。
都不需要十萬字,僅僅一萬字,就能夠看出敖玉這本《石頭記》比《玉城記》更加優秀。
看了三萬字,這種感覺更加強烈了。
看到十萬字,就已經完全不用進行比較了,因為差距太大了。
把兩本書放在一起比較,簡直是對《石頭記》的侮辱,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
單單看著《玉城記》是極好的。
但是和《石頭記》放在一起的話,真的就顯得充滿了匠氣。
所以只要水平足夠,眼睛沒有瞎,都能得到一致性判斷,《石頭記》遠勝《玉城記》。
“敖玉,所以接下來你要把重心放在鄉試上,這才是最關鍵的。”祝蘭天道:“你算是聰明的,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奪得頭名解元,但是在宣戰檄文上,卻僅僅只是說要奪前三。因為頭名解元,偶然性實在是太大了,不僅僅要看水平,還要看時運。”
接著,祝蘭天道:“敖玉,你的策論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