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后,第二場考試的第一輪閱卷結束了。
總共七百二十份考卷,扔在地上的箱子五百二十份,留在桌面上的一百九十份。
扔進籃子里面保送舉人的,僅僅只有十份考卷。
十名同主考,只有一個人把考卷放進籃子里面。三名主副考官,每個人三份,一點都不破規矩。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前三名就一定從這十份考卷里面取了。
不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扔在地上的這五百二十份考卷,交叉批閱一次,再給一次機會,萬一遇到好的考卷,就重新撿回來,放回到桌面上。
不過一般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桌面上還有近二百份考卷了,還要淘汰掉一大半呢。
果然!
幾個時辰過去了。
扔在地上這五百二十份考卷全部都交叉批閱過一次了,依舊維持原判,沒有一份考卷能夠復活的。
這才是正常的,甭管這些考官的人品如何,但水平是絕對有的,尤其是鑒賞水平,更是沒有問題。
接下來,放在桌面上的這些190份考卷,要進入全交叉審閱了。
每一份考卷,起碼要被五個以上考官過。
尤其是主考,副主考,每個人都要審閱一遍。
因為最關鍵的時刻到了,這一百九十份考卷,還要淘汰掉一百份。
剩下的九十份基本上就能中舉了。
可是第三天的詩賦考試還沒有批閱啊?
詩賦在科考中的重要程度最低,所以宋朝科舉甚至取消了詩賦。能否中舉,最關鍵的就是策問。
至于詩賦,對于頂尖的那部分中舉者比較重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當然了,已經錄取的那一百份考卷,如果再接下來的詩賦閱卷中表現的尤其差,那還是要被落黜的。
所以每一屆鄉試給滄浪行省的名額是一百個,但實際上沒有一次滿百個的,都是九十幾個。
就是有的考生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考試都很出色,唯獨詩賦太差了,所以被落第了。
……………………
又過了整整幾個時辰!
終于,桌面上的一百九十份考卷審閱完畢了,其中一百份被扔掉了。
最終留下來九十分,加上在籃子里面保送的,總共一百份。
扣掉最后可能被落第的幾個倒霉鬼,這一次鄉試的中舉者,都在這里了。
主考官道:“接下來,進入第三輪閱卷,詩賦閱卷。”
這是很輕松的工作了,只需要閱卷一百份,然后挑選其中寫得太差的,落黜掉。
而且被落黜的基本上不會超過十個的。
僅僅一個半時辰后!
詩賦的閱卷就結束了,一百份考卷中,被落黜的僅僅只有五份。
也就是說,這次滄浪行省的鄉試,中舉者九十五人。
接下來,就是最最重要的一項了,挑出前三名!
詩賦的閱卷,是最輕松,也是最熱烈的。
因為都是大家一起鑒賞,而且還要專門朗誦出來。
講真的,詩賦這東西太考驗才華了。所以閱卷的過程雖然輕松,但是卻未必愉悅。
因為在場考官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生閱歷也很深,所以對詩賦的要求是很高的。
你匠氣太濃或者矯揉造作的,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只不過對于考試而言,詩賦并不嚴格而已,只要不是寫得太差,基本上不會和你過不去。
所以每一次誦讀的時候,遇到一些矯揉造作的詩文,眾多考官就會難受地咧嘴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