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道:“老三,我是這么想的。我的年紀也大了,而且修道也很多年了,腦子也該昏庸了。所以就用我修道的名義,來辦這件事情。我夢到浪州海域,蛟龍升天,天翻地覆,海水倒灌,所以我派人去浪州海域祭天,并且強行逼迫幾十萬人內遷,命令所有戰船商船遠離。這樣一來,二月中旬沒有發生什么大地震大海嘯,天下人也只會覺得是我的太上皇年邁昏庸,我年紀大了,也已經退位了,之前也算攢下了不少功業,所以還能承擔這個罵名,只要你這個皇帝是英明的便可以。”
這話一出,萬允皇帝頓時淚水涌出,嘶吼道:“父皇這是說哪里話?您一心為國,怎么可以承擔罵名?那樣您還不如立刻剮殺了我,若如此不忠不孝,我還有何面目繼承您的大統?就算有什么罵名,兒臣和父皇一起承擔!”
接著,萬允皇帝道:“父皇,去浪州辦這件事情的,必須是要一個皇子,您有何旨意?”
太上皇道:“我都說了,你才是皇帝,一切由你乾綱獨斷。今日召你來就是這事,你如果要和內閣,和樞密院商議,就要抓緊時間了。該如何辦,你乾綱獨斷,但是要快。你只需記住,為父愿意為此事承擔任何名譽后果!”
萬允皇帝頓時感動肺腑,泣聲道:“兒臣惶恐,兒臣不孝!”
太上皇道:“去吧,去吧!”
萬允皇帝再拜,淚目道:“父皇,您讓我看一眼,好不好?兒臣已經八年沒有見到父皇了,真的想得撓心啊。”
太上皇道:“不用見了,我已經是方外之人,就讓我方外得徹底一些吧。”
萬允皇帝又拜道:“那兒臣告辭了,這件事情兒臣有任何決定,都前來匯報,由父皇定奪。”
“不,江山是你的,皇位也是你的,所以任何決定由你自己來做。”太上皇堅決道。
萬允皇帝依依不舍,再拜告別。離開上清宮的時候,他心中這口氣,緩緩地吐了出來。
…………………………
在萬眾矚目中,萬允皇帝離開了上清宮,而且眼圈通紅,很顯然是哭過了。
所有人內心忐忑,究竟發生了什么啊?
皇帝陛下受到訓斥了?
回到皇宮之后,萬允皇帝下了一道旨意,召喚內閣群臣,樞密院群臣,六部主官,欽天司。
這個旨意讓人很錯愕,這么規模都趕得上小朝會了,但為何沒有御史臺啊?
而且欽天司算是什么東西啊?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衙門,哪有他們說話的份,任何小朝會都沒有他們位置的啊。
然而在召見這些大臣的時候,萬允皇帝先下旨,讓黑冰臺把敖玉帶入宮!
……………………………………
書房之內,萬允皇帝盯著敖玉,目光噴火。
“敖玉啊敖玉,你那張地圖為何不上交給朕,而是要交給太上皇?”萬允皇帝怒道:“太上皇正在榮養修道,你為何要去打擾他清靜?這件事情是要擔天大責任的,現在你把太上皇拖下水了,太上皇一心為國,一心為朕,所以愿意為這件事情配上一生的清譽。”
“我告訴你敖玉,朕的名聲倒沒有什么。但如果太上皇的聲譽因此損毀了,那就算把你凌遲一百遍不,也于事無補了。”
“你為何要把太上皇拖下水啊?這天大的責任,交給朕不行嗎?不好嗎?”
“如果你把這事交給朕,那萬一未來事情有劇變,朕的后面還有太上皇,帝國還有后退的余地。但你把太上皇也拖下水了,現在連余地都沒有了。你這樣做,就是把朕置于不忠不孝之境。”
皇帝怒罵了敖玉整整一刻鐘,咆哮了整整一刻鐘,喝了整整半壺茶。
終于罵完了。
皇帝的聲音又變得緩和下來,道:“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那么就算將你千刀萬剮也沒有意義了。這件事情,我們……一起渡過難關吧!”
“但是敖玉,你要跟我說真心話,你的判斷正確嗎?浪州海域真的會發生大地震,大海嘯嗎?”皇帝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