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淡淡道:“死諫,死諫!這東西對于皇帝來說,都有巨大的殺傷力,甚至是致命的殺傷力。”
可不就是嗎,上一次御史臺左僉都御使胡庸大人當朝死諫,直接逼迫皇帝下了罪己詔。
而這一次,整整九個御史撞死在上清宮,壓力比當時的萬允皇帝大了無數。
太上皇問道:“敖玉,你覺得這九個撞死之人,是因為利益,還是因為道德正義?”
云中鶴道:“大部分都是因為道德和正義,他們真的覺得若不殺我,就會逼反鎮海王,浪州災民就會有無數人會餓死,帝國就會分裂,所以為了心中的正義,他們選擇撞死,想要用死諫來逼迫太上皇讓步。甚至這群人對太上皇是有強烈感情的,想要用一死,避免您晚節不保。”
“對了。”太上皇道:“這個世界往往就是這么痛苦,壞人傷害很大,但有些時候好人帶來的傷害往往更大,更加致命。這群人正直剛正,也最容易被人利用,真是讓人痛心啊。”
……………………………………
皇宮之內!
“陛下,九個御史全部撞死在上清宮大門了,上萬人圍在上清宮之外,徹底被激怒了,甚至馬上就要強行沖入上清宮,抓捕敖玉了。”大宦官侯慶道。
皇帝此時裝病在床,怒聲道:“胡鬧,胡鬧,怎么可以如此逼迫太上皇?這豈不是陷太上皇于不義嗎?來人,來人,去阻止他們。就跟他們說,朕求求他們,不要逼迫太上皇。”
皇帝說得潸然淚下,但是心中卻無比快意,無比之爽。
太上皇啊,你也有今天啊。
去年胡庸在朝堂上死諫,一頭撞死在朝堂之上,給朕雷霆一擊,顏面全失,逼迫朕下了罪己詔。
那還僅僅只是一個人撞死,現在有九個人撞死在你上清宮大門。
我且看看你怎么辦?太上皇!
我且讓你看看,什么是千夫所指,什么是墻倒眾人推。
所以現在的局面,口口聲聲都是說要抓敖玉歸案,但本質上早已經不是針對敖玉,而是直接炮轟太上皇了。
所以當敖玉提出和史廣決斗的時候,皇帝也覺得這里面有鬼,但還是裝作不知,縱容了這一場決斗的發生。
因為他覺得,不管怎么樣都有利。
敖玉死了,當然萬事大吉。如果史廣死了,正好可以借機炮轟太上皇。
再加一把大火,最好是讓這些年輕舉人,還有這些年輕官員被徹底激怒,然后砸開上清宮的大門,自己沖去,把敖玉抓捕。
這樣一來,太上皇就徹底顏面全失了,威嚴掃地。
太上皇啊,讀書人是天下的明天,也是我大周朝廷的未來,連他們都反對你啊。
你還有什么臉面,還有什么資格指手畫腳啊?
…………………………………………
上清宮門外。
九個御史撞死之后,也沒有人收尸,就這么慘烈地擺在門口。
他們的死狀,強烈刺激著無數的年輕學子,無數的年輕官員。
所有人覺得,這九個人的死肯定能夠觸動太上皇。
接下來太上皇肯定就會打開門,把敖玉交出來,并且接見年輕學子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