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火急,十萬火急。
但是……卻沒有人出聲。
局勢已經一觸即發了,如果金吾衛、提督府的軍隊真的太上皇的守衛軍真的開戰,那意味著什么?
那天下人就會覺得,皇帝要弒父了嗎?
你說金吾衛和提督府的軍隊不是皇帝下旨的?
誰相信啊?
張懷和周牧出兵的時候說得清清楚楚,奉皇帝的旨意。
派遣大軍殺入上清宮,并且大開殺戒,僅僅只是為了一個敖玉,誰相信啊?
你說不是弒父,天下人都不相信啊。
這個時候,皇帝應該怎么辦?
說弄錯了,這不是朕的旨意,然后讓大軍退回來?
不,沒有這個可能。
那六千軍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沖入上清宮內,都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了,無法更改了。
而鎮壓屠殺浪州災民的事情,也已經無法更改了。
刀既然拔出來了,那就不能灰溜溜地插回去。
肅親王顫抖道:“陛下,既然已經發生了,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這話一出,頓時所有人目光驚悚地望向了肅親王,你想要做什么?
肅親王繼續道:“陛下,張懷和周牧這兩個人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金吾衛的軍隊和提督府的軍隊,他們是絕對忠誠于陛下的。他們沖入上清宮,真的以為是陛下您的旨意,只是奉旨而行。”
這話一出,眾人點頭。
肅親王道:“陛下,就算朝堂之中有人效忠了太上皇,那也是極少數對嗎?”
南宮錯道:“對!”
肅親王道:“太上皇登基五十年,威名無上,但畢竟年邁了,而且癱瘓在床,時日無多了。效忠太上皇,是沒有明天的。陛下您春秋鼎盛,誰都知道該怎么選。”
這話也有道理,在幾乎所有人看來,太上皇馬上就要死的人了,你去效忠他,豈不是49年加入果黨嗎?當然了,這世界還沒這個詞。
肅親王寒聲道:“我們原本想要用讀書人去攻破上清宮,站在道德正義的高處進行攻擊,現在失敗了。反而背上了一個屠殺災民的罪名,皇帝陛下陷于不義。但……那又怎么樣?”
肅親王猛地站起,厲聲道:“那又怎么樣?大夏帝國的光祖皇帝,不就是弒兄囚父嗎?但他還不是創造了一代偉業,完成了大夏中興,如今大夏帝國的根基,不就是光祖皇帝打下來的嗎?他還不是千古明君?”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什么虛名,算得了什么?”肅親王道:“如今滿朝文武站在陛下這邊,大周軍隊也站在陛下這一邊,誰能顛覆得了陛下的權威?”
“所以鎮壓浪州災民,怎么了?帶兵進入上清宮,怎么了?”肅親王道:“在我們的計劃中,迫不得已的情形下,就是要用大軍逼宮的。現在事已至此,不如順勢而為!”
皇帝目光一縮,道:“你再說下去。”
肅親王道:“就說敖玉煽動亂民,圍攻上清宮,挾持了太上皇,他老人家危在旦夕。皇帝陛下親率大軍,前去救駕。”
這個理由大家當然是不信的,但是成王敗寇,有一個名義總比沒有名義好。
皇帝道:“然后呢?”
肅親王道:“然后誅殺鷹揚,把上清宮的護衛軍隊全部繳械,全部誅殺。”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