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離太上皇進入皇宮已經過去了十九天,距離鎮海王世子史廣被殺,已經過去了二十三天。
鎮海王府雖然距離京城很遠,但是從江州出海,順風而下,日行千里,也僅僅也就是十天時間,便能把消息傳到鎮海王府耳中。
所以在十幾天之前,鎮海王史卞就已經收到了兒子的死訊。
任何言語都無法形容他的暴怒!
這是一個梟雄,而且是一個藐視天下的梟雄,野心勃勃,有雄心壯志。
史氏家族的領地在大周帝國的最南端,也在整個東部大陸的最東南角。
他擁有一個半島和大周南境接壤,幾個群島完全孤懸海外。
史氏家族的領地面積達到三十幾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有大幾百萬。
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地理條件,所以敖心盡管陸戰無敵,征服了整個南境,卻對這個史氏家族也無可奈何。
你幾十萬大軍南下平叛了,史氏家族立刻投降,并且把主力大軍撤離到海上島嶼去。
你敖心率領的朝廷大軍剛走,史氏家族的軍隊又回來了,重新占領了大片的土地。
降而又叛,反反復復,所以無奈之下,敖心奏請天衍皇帝,給史卞封王。
當時天衍皇帝答應了,于是史卞成為唯一的藩王。
但史卞的目標從來就不是做一個藩王,而是成立一個帝國。
他的目標是南境五行省!
如今現有的領地和人口規模,是不夠成為一個帝國的。而他一旦吞并了南境五行省,一下子就擁有了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擁有近三千萬人口。
加上他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艦隊,海上貿易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坐擁海陸,完全可以成就一番霸業,成立屬于他自己的大史帝國。
原本天下有三大帝國,現在大西帝國崛起了,擁有四大帝國。
那么未來也可以擁有五大帝國,不是嗎?
他史卞要和四大皇帝平起平坐。
上一次南境叛亂,便是天大的良機,所以史卞的近十萬大軍,便以幫助大周帝國平叛的名義北上,占領了大周南境的三個郡,遙南,海角,北望!
占領了這三個郡,就等于半只腳踩進了大周南境。
但沒有想到,南境叛亂被這么輕而易舉平息。緊接著傅炎圖的二十幾萬大軍南下,加上南境叛亂結束后,南境的十幾萬軍隊重新集結在大都護府下。
如此一來,大周帝國有足足四十萬大軍在南境五行省。這樣一來,別說土人不敢叛亂了,這四十萬大軍對鎮海王史卞都是巨大的壓力。
然后皇帝便下旨褒獎鎮海王史卞,并且告訴他說,南境的叛亂已經平息了,鎮海王的軍隊可以返回本藩了,意思是讓鎮海王退兵,吐出占領的三個郡。
吃進嘴里的肉哪里那么容易吐出來啊,于是鎮海王百般拖沓。而就在這個時候,真是天助史氏,浪州發生了大海嘯,整個浪州港,浪州城都被毀了,大周帝國水師也被毀掉了大半。
朝廷有求于史氏家族了,需要向他借銀子不說,而且海上貿易的份額也要靠史氏家族幫忙。
從那之后,皇帝再也不急著催促睡史卞退兵了,鎮海王史卞的十萬大軍就心安理得霸占南境的三郡,但傅炎圖的大軍卻也沒有退走,距離三郡也不足二百里,雙方大軍就這么對峙著。
盡管雙方大軍對峙,但是傅炎圖和鎮海王史卞卻好得如同穿一條褲子一般,就差結為異姓兄弟了。
當太上皇和皇帝對立的時候,傅炎圖更是拼命拉攏鎮海王史卞。
而史卞也拍著胸脯說,盡管他是太上皇冊封的,但是他眼中只有皇帝陛下。
誰要是跟皇帝過不去,那就是跟他鎮海王過不去,史氏家族的十萬大軍,十幾萬水師枕戈待發,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下來,我立刻率兵北上,進京勤王。
傅炎圖趕緊道,那是不必,那是不必,天下都是皇帝陛下的,其他都是蠅營狗茍,不足為慮。只不過帝國暫時遇到了一點麻煩,需要向鎮海王借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