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絕美無雙,兩人恩愛無比,望著院內的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新皇子周麟,如今才兩歲,木刀就揮舞得虎虎生風,比尋常孩子高出了近一個頭。
天祚皇帝道:“皇后,你們家的血脈,真是驚人。”
你們家?!
怒帝后裔的血脈嗎?果然強大。
皇后柔聲道:“陛下,這也是因為您的血脈強大,所以麟兒才如此出色。”
天祚皇帝道:“說來朕也要感激你們家,若不是你們,朕也無法返老延壽啊。”
皇后道:“能夠效忠到陛下,才是真正的榮幸。”
……………………
天祚三年秋天。
大周帝國和大贏帝國產生了劇烈的邊境沖突,這種沖突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為了大規模戰斗。
然后,兩大帝國開始不斷增兵。
戰況一步一步升級,然后上升到了真正的兩大帝國全民總動員。
大贏帝國在無主之地增兵七十萬。
大周帝國在金州防線部署六十萬大軍。
兩大帝國甚至開始部署第二防線,第三防線。
緊接著,兩大帝國進入了戰時狀態。所有的商業貿易,所有的糧食生產,全部為接下來的大決戰做準備。
兩大帝國從民間到朝堂,從南到北,都開始了戰爭輿論宣傳。
兩大帝國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
從殿試,到會試,鄉試,院試,所有的考題,都和大戰有關。
兩大帝國,從書生到平民,在強大的輿論風暴之下,都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這一場傾國之戰的輿論,整整持續了半年多。
就仿佛兩個巨人,不斷蓄力,蓄力,
無數的軍隊,無數的物資,依舊源源不絕運往邊境。
每一個行省,每一個郡,都遠遠不斷地招募軍隊,籌集糧草,籌集物資,供應戰場。
天祚四年五月!
兩大帝國的大戰,終于爆發。
這一次,就是傾國之戰。
而此時距離上一場大戰,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
八年前,周離作為主帥的大戰,大周帝國戰敗。
而這一次,戰爭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八年之前,雙方真正投入了百萬大軍,戰線延綿千里。
不僅如此,兩大帝國的后備軍團,依舊遠遠不斷加入。
這一場傾國大戰,決定的將是兩大帝國之命運。
絕對不是爭奪一兩個行省,十幾個郡那么簡單,一定要有一個帝國徹底倒下。
這一場傾國大戰的獲勝者,將成為東方大陸南部的唯一霸主。
事實上,天下人都很疑惑。
為何南境大叛亂的時候,大贏帝國不掀起傾國之戰。為何在大周虛弱的時候,大贏帝國不掀起傾國之戰?
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大西帝國和大夏帝國的牽制和威脅嗎?
又或者是因為,大贏帝國也沒有準備好?因為上一次無主之地大戰,大周帝國雖然贏了,但是損失了四十萬大軍。
又或者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
兩大帝國的傾國之戰,如火如荼。
每天都有天文數字的傷亡,每天都消耗著驚人的物資,戰局焦灼。
皇宮之內,天祚(天衍)皇帝仿佛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依舊抱著三歲的皇子在寫字,舔犢之情,無以言表。
盡管這位皇子周麟才三歲,卻已經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資,不僅僅是智慧,還有體格,武功,甚至樣貌都是絕頂。
所以在滿朝文武心中,這位小皇子已經是未來大周帝國的皇帝了。
至于那個太子周離?依舊在迷迭谷內,昏迷了四五年了,早已經被人忘記得干干凈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