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九大書院的領導者,必須有五個名額進入元老院,這也是潛規則。
因為新大炎帝國當年就是被流放的新派學者建立的,其中五個綜合書院的院長離開院長之位后,一定要進入元老院。
所以姬卿做第三書院副院長,就是提前卡位。
這三百人,整整齊齊,肅穆決絕,不乘坐馬車,而是整齊走路。
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要出事,要出大事了。
……………………………………
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這三百多名帝國的最高學者來到了執政宮門之外。
新大炎帝國有兩個宮殿,一個是大炎宮,一個是執政宮。
大炎宮是皇帝的宮殿,但新大炎帝國皇帝缺失已經一千多年了,所以這個皇宮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現在已經算是一個博物院。
一直以來,新大炎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是執政宮,不但執政王在這里,元老院也在這里。
執政宮的門口衛隊是不能阻擋這三百名最高學者的。
尤其是五個綜合書院的院長,他們都是下一任的元老會成員,隨時都有權力進入執政宮。
三百個人直接來到了執政王的宮殿之外。
此時,執政王的秘書郎已經站在外面等候了。
“請將我們的奏疏遞交給兩位執政王,還有元老院的諸位大人。”第一學院的院長道,并且地上了自己的奏疏。
然后,總共三百多人,全部把奏疏交上去。
那個秘書郎手中的盤子,頓時厚厚的一疊奏疏,送進了宮殿之內。
……………………………………
新大炎帝國的兩位執政王分別拿起了第一學院院長,第二學院院長的奏疏。
看完之后,面孔猛地一抽。
文執政王甚至閉上眼睛,無法繼續看下去,但過了一會兒,還是睜開了雙眼,繼續看下去。
兩位執政王看得都非常仔細,而且看了兩遍。
然后互相交換手中的奏疏,發現是一模一樣的。
又拿起了其他奏疏,翻開一看,所有的奏疏內容都一樣,只是字跡不同,簽名不一樣。
這……是第一次。
新大炎帝國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幾乎所有帝國最高學者,統一表態。
前所未有!
帝國的學者算是比較純粹的,一般來說都不干政,只專注于研究。
就算五大院長進入元老院之后,一般也只是關注于帝國建設,恪物學發展,生產力發展之類的專業內容,不是太過于深入政治。
對于王位,更是很少表態。
然而現在,所有的頂級學者,幾乎全部表態了。
要立云中鶴為帝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