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秦般弱的智謀比起梅長蘇要稍遜一籌,可是當秦般弱變成隱藏在暗處中人之后,那形勢卻要發生倒轉了。
凡是能夠知道梅長蘇真實身份的人,可以說都是梅長蘇的死忠,但是這些死忠卻經受不住秦般弱的算計。
當秦般弱以雷霆之勢出手抓走了童路后,她只是稍微略施了一些手段,便讓童路在憤怒之中爆出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
在秦般弱的精心設計之下,童路誤以為梁帝真的已經發現了梅長蘇的正式身份,并且派兵剿滅了整個江左盟。
因此當童路被帶到梁帝面前時,他極怒之下便對梁帝破口大罵,將梅長蘇這些年謀劃的事情全都暴露了出來。
此時的靖王雖然已經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但是卻還沒有達到一手遮天的程度,還有一個譽王可以制衡于他,靖王就算想要逼宮造反,也沒有那個本事。
當梁帝得知靖王竟然敢跟梅長蘇勾結在一起算計自己的時候,一怒之下直接廢掉了靖王,并且派兵滅了江左盟。
由于梁帝并不想再此提及赤焰軍謀反一案,所以他對外宣稱是靖王和江左盟犯了大不敬之罪,并沒有公開梅長蘇就是林殊的消息。
隨著靖王被廢,朝堂之上再次形成了譽王一人獨大的局面,而吳浪和霓凰郡主度完蜜月歸來,他打著成家立業需要更加穩重的名號,也趁機進入到了朝堂之中。
吳浪本身就是七珠親王,深受梁帝的喜愛,而且又向來有賢王之稱,許多大臣都非常的看好他。
再加上梁帝也不愿意看到譽王在朝堂中一人獨大,所以吳浪在進入朝堂之后,很快就獲得了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效忠。
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原本是太子的人,太子被貶之后,他們就一直遭受譽王的打壓,而靖王又不喜歡他們這種攀附權貴的權臣,所以他們的日子可是非常的不好過。
如今吳浪進入朝堂之后,他只是對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稍微示意了一下,這兩個重臣便屁顛屁顛的歸順了吳浪。
而譽王手底下現在也就只有一個工部尚書,至于新任的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和刑部尚書,他們三位則是處于中立狀態。
新任的三位尚書大人都是直臣,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效忠的是一代明君,所以譽王和吳浪誰更加的英明,他們就會選擇效忠誰。
……
“父皇,這是兒臣近幾日整理出來的‘銀行策’,如果父皇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此政策,那么大梁國將再不會被錢財所困擾,百姓們的稅收也可以減輕許多。”
在早朝大殿之上,吳浪將后世有關銀行運作的資料整理了一份出來,將其進獻給了梁帝。
雖然這個朝代的銀行不可能像后世一樣,但是大致的道理卻是差不多的,都是想辦法將百姓們的錢聚集在一起,然后每年給他們一點利息,再把這些錢貸款給其他的富商做生意,賺取高額的貸款費用,然后賺取兩者之間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