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何其樂?偷得浮生半日閑。
啟陰山老君峰。
云橫山間,霧繞成海。
一輪圓日恰好自東方海面躍出,映得云霧翻滾如金波蕩漾,造出一副美不勝收之景。
王方平在峰頂旁側置了個凸出的平臺。
平臺之下便是一處直連地下湖泊的“天窗”,但凡無事之時就喜獨自一人在此賞賞景致。
打發時間,消遣心情,整理思緒。
這日是東海歸來的第二日。
東海兩位龍子和其部眾被安排到啟陰山底部已頗為興盛、漸成規模的地下湖泊、水府群作適應性融入不提,蛟王敖九真被王方平單獨邀上了這個平臺。
欣賞風景,稍事寒暄。
王方平忽指著平臺下出沒云海中的群山道:“蛟王,你來我啟陰山已有四載,為山君府職司也有數年,對本神君所立這啟陰山如何看?”
蛟王稍微一思,道:“我為毒蛟王時,曾游歷許多地方。”
“神君的啟陰山乃是我前所未見。”
“在神君治下所有妖、鬼、人都歸于一個公平的法度中,皆有向上之心、更有向上之路。”
“此實非尋常人間王國、妖城可比。”
“不過最叫我印象深刻又莫過于腳下這啟陰山。”蛟王走到平臺護欄前:“想四年前我初被神君鎮壓之時,啟陰山尚且只是座不起眼的小山,往后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在生長。”
“四年下來山高、脈寬、水深、山勢之綿延,不知不覺已經大了許多倍。”
“由此可見神君治山也是有術。”
聽蛟王娓娓道來,述說啟陰山之不同,王方平心中頗有成就之感,身為現代來客,窮則罷了,達有能力,只稍稍改變,便已經惠及山下眾生,人、妖、鬼的相處和生態與其他各處迥異。
這確實是他最得意處。
不過待蛟王到說他治山有術?他心底便暗自搖頭了。
他哪是什么治山有術?
實是那回和尚算計直將他推到了第七階的修為,使得心頭白虎山君自虛空抽取先天一氣的能為大為增長,而偏偏啟陰山本身對他這個啟陰君的“氣柱”支撐僅是初登山君時第五階的水準,往后大量自虛空吞吐而來的先天一氣先是拿去還了山君神位和啟陰山的因果,緊接著大部分元氣幾乎都被排入了啟陰山地脈之中,耗作壯大山君之根本啟陰山體之用。
這就是以第七階修為引聚的海量先天元氣滋潤本質僅第五階的啟陰群山,使山體自然開始了緩慢卻可見的“生長”,本質幾乎每一日都在提升,按這個趨勢必然會提升到與第七階神位相匹配才會慢下來,而到那時啟陰山也自從一座小山,化為一座放在南瞻部洲也不小大山。
所以什么治山有術?
聽著笑笑便算了。
但心中卻不說破。
王方平點頭道:“啟陰山的確發展不錯,但此時尚有個大缺陷。”
“大缺陷?”蛟王聽著一愣。
啟陰山的一切在他眼中幾近完美,天下間除了天宮沒上去,就沒幾處可以比,自家這位神君竟還覺不完滿?其他妖王一類聽說了非得找個山撞死不可。
“不錯。”王方平道:“缺陷在于我山君府才開府數年,底蘊到底還是有些不足。”
“雖說這些年來聚攏了啟陰前鬼王麾下、蛟王你原來部屬、幽冥周圍鬼王及鬼物和傲來國周邊大量凡人,昨日又有東海兩位龍子,但大多為妖王、鬼王以下不成大氣候者。”
“我啟陰山缺乏真正可頂梁者啊。”
“就目前來看。”
“真正可頂梁者也就蛟王你一個。”
聽王方平稱真正可頂梁者就自己一個,得到這樣的高度評價,蛟王臉上帶出一絲喜意,誰人不想得到肯定,尤其面前說這話的這位還是啟陰山的神君?
只聽王方平繼續道:“你可知我心中啟陰山未來是何模樣?“
蛟王搖了搖頭。
王方平道:“我心中的啟陰山未來必是整個東勝神州有名的仙山,山上非但我們兩位成就天仙,門下還當有更多的仙人、妖王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