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平才做出這等選擇。
不想機緣就來了。
三仙山一縷晉升氣機恰被他這個山君捕捉到。
便這一個恍惚間。
王方平陷入了某種頓悟的狀態。
他覺得自己好像化成了一座小山。
這座小山和啟陰山相似,有元氣積聚,山上也有氣穴,但非是內穴,竟是與天外相連的外竅,能源源不斷小股納得某種先天元氣造化山體乃至周圍廣大,是一座天生的小福地。
某日有位看著頗面熟的仙真來到此地,他勘探仙山地脈與氣穴發現了這個奧秘。
不久后這座山上就有了三位仙真。
他們在這山上建立山門。
他們在此聯合治理山川:借鎮元道君的道法神通造化此山之先天外竅,又通過梳理地脈使此山外竅源源不斷涌出的先天元氣經過地脈周流一分不外溢出的造化整座山體。
數千年的努力過后。
小小外竅中如點滴溪流的先天元氣涌動化為滔滔江河。
小山成了東勝神州有名的福地仙山,因有三位仙真在此長期治山得名三仙,三位仙真也自得海量功德,換得三仙山天地權柄漸漸加身。
再終到得此時。
三仙山功德圓滿,福地成就洞天,與大天地維系卻又相對獨立自成一方,稱呼中的仙山,也真正名副其實,最后的畫面是無量天意垂青而降。
三仙山的記憶到此為止。
恍惚中王方平醒過神。
心中對于幾位地仙如何梳理地脈造化、圓滿福地、仙山已了然于心,也就是說都不用向三仙真去請教什么治山之法,地仙法脈拋開鎮元道君的神通外,最核心的奧妙就已為他所得。
朦朧之間王方平也感自身冥冥中的氣數少了一絲。
他仔細盤算了下。
一絲一毫的天意垂青就叫他這般換得了地仙法脈核心治山的奧妙,這等長遠收益真的是直接拿了就用的無數倍。
這時知道氣數竟是遠不是他過往所知僅是了結修仙與天地因果和所謂機緣那般簡單,心底未免有些后悔之前拒絕的太過爽快,不然僅是天意自行分配的氣數就是如此,三仙洞天晉升的七成又如何?難怪胡云生處心積慮、算計如此之深都要來謀取。
不過既是已經拒絕也不好反悔,而且拒絕了這份龐大功德氣數也非是沒有好處,這等于三仙山已證地仙法脈仙君之道的三位仙真欠了自己一個大因果,偏偏這幾位又離啟陰山不遠是近處之鄰居,往后許多事情必可引其為臂助,這等好鄰居有時候比老君的關系還管用。
正這么想著。
道源道人從天意功德氣數垂青中醒過神來,直接躬身行了一個大禮,道:“啟陰DAO友,大恩不言謝,自今日起我三仙山就是道友之友,只要道友不負我等則三仙山也不負道友,啟陰DAO友來日若碰上什么麻煩,我等三人不遠千萬里也當相助。”
“不錯。”坤元道人點頭道:“今日全虧了道友你。”
至清道人道:“只可恨那胡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