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入我啟陰山可不是做小吏的。”
“那些凡塵俗世自有府中真正神吏去打理,道友想做些事就做,不想就就自為真仙逍遙便好。”又心中一動,心想這步師平乃是截教中人,便繼續道:“而今日道友如此誠摯之心,有件事我也不瞞道友,倒是有心一邀,還望道友聽了卻不要笑話。”
“哦?不知是何事相邀?”步師平疑惑道。
又自拱手:“今日全虧是遇上道友方叫我不至繼續做下不忍之事。”
“又有更好的天仙道路在前。”
“我怎會笑話道友?”
王方平沉思片刻,道:“說來步道友舊日之門庭我多有聽聞,對尊師通天教主也是仰慕,更對金鰲萬仙來朝之景向往萬分,是以心中萌生出了一志。”
“何等志向?”步師平問:“與我截教有關?”
“不錯。”王方平道:“我乃欲以啟陰山為基自立元陽一道,效尊師成就萬仙來朝之志,想我只是一位山君,此時真仙都尚未達成,道友你會否覺得我此志可笑了些?”說是可笑,臉上卻全無自嘲。
只目光灼灼看向步師平。
“神君,你。”步師平身體一顫。
這話真的是將他驚到了,而聽到通天教主、萬仙來朝之語,心中不自然便被牽往那個金鰲最盛之時,那年的碧游宮是何等的興旺,老師座下仙真無數、何止萬數?
玉虛昆侖、道德門下算什么?
天下間何人敢惹截教門下?
多寶師兄的悉心教導油然在耳,心中也和許多同門暗自掂量卻因修為低微或出身不好只敢躲在一旁仰望的三位仙姑仍還在三仙島上逍遙,瓊霄仙子爛漫天真、語笑嫣然,自己偶得見仙姿就能高興的許多天。
趙公明師兄仍是門內最有望證就天尊道果者。
那時能入得截教門下,實是自己漫長仙生中,最是光輝、也是最開心的一段。
唉,可惜、可惜。
偏在此時聽得這位神君,敘說自己開一道門、萬仙來朝之志,某一時刻竟覺恍如見得舊日師長當面,無數年前師尊開截教一派時,不知是否也就是這般模樣與自信?
“道友?道友?”
步師平自回憶中清醒,輕嘆一口,道:“不好意思。”
“神君之言叫我想起了一些舊日往事,有道是大海之浩瀚起于雨水之積,烈烈大風也是起自于飄萍之末,神君天生君格、自然神圣更還有此大志。”
“我步師平怎敢言笑?”
“心中傾佩萬分唯愿效犬馬、全力襄助神君之志能夠成就,而到那時我步師平昔日碧游一無名小卒,想來也能堂堂正正前往三十三天之上拜謁師長。”
“神君,且受我步師平一拜。”若說此前步師平只是在多種選擇中,選擇了一個最優解而入啟陰山,心底到底還有些不甘,是以口出仙吏之言,待到此時他就是真的新否口服了。
“起來,起來。”
“何須此等大禮。”
“此時乃是元陽一道開創基業之時,諸般齊備之下,正是需要道友這等仙人來襄勝舉,我啟陰山得道友加盟何其之幸也。”王方平欣喜道,立刻召來蛟王。
介紹道:“你我非是君臣,乃是道友同輩,這位是蛟王敖九真,出身蛇類、東海血脈,有九首真龍之相,是我元陽道第一位元老,另一位如意真人也是老君門下也有天仙之資。”
“今日道友就將是我元陽道第三位元老了。”
又對蛟王道:“這位是步師平道友,出自舊日截教門下,以后大家就是同門,都為元陽萬仙之志攜手,兩位往后可親近些,修行道上能有人時時可以交流,也是不錯更能扶持走的更遠。”
“步道友,有禮。”
“蛟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