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大千。
某個未知小界。
廣成道人在法禁上完成最后一道法度的凝煉,抬指在身前輕點留下一行小字。
“廣成子證破碎金剛于此。”
收回指力。
道人輕嘆一聲。
此界他我因果已完。
也到了該離去的時候了。
心想著此行之經歷。
這方小界無甚修仙成道之潛力,但卻演化出了內外太極、天人合一的先天武道玄妙。
在此界有成者可以極低的修為達成極高的境界,往后只要得一大道正法加上悉心栽培,天仙乃至金仙或許都是坦途,且必然是相應境界的絕強者,非是大千中許多憑氣運天眷成就可比。
如此今后此界大宗師以上都受自己所留法度破碎虛空而入得九仙道場。
廣成道脈必得大興。
妙,妙。
道人真靈一動。
一身真靈已然往歸大千。
徒留下不壞遺蛻和承載此遺的一方非此界玄妙能成之玄奇殿堂在界中內外依法度而周行著,等待著后世之人的造訪亦在界外留下牽引之力靜侯那些能超絕一界的破碎虛空者。
卻在這時。
三十三天外。
環玉虛道場運行的九仙界中。
廣成道人盤膝閉目的本體陡然睜眼,法眼直洞南極天之所在:“慈航道人,你等爾敢。”
“廣成道友。”
慈航道人的話仿佛自天外而來
“有何敢與不敢。”
“大千天外之兩千小界如恒沙數之多,卻都是如這大千一般乃盤古所化,尊鴻鈞道祖之大道法度之運行,非是你廣成子之私有,道友想獨占此界之利,未免太霸道了些。”
廣成子不屑道:“慈航道人你背離我玄門而入西方,怕是忘了我闡教的行事法度,忘記玉虛十二金仙緣何以我廣成道人為仙首吧。”
慈航道人幽幽道:“我等怎會忘記?”
“想當初十二金仙中除了黃龍幾位為這一紀元成就之金仙,其余哪位不是上一紀乃至更久遠便成就天尊者?只是失卻大羅果位無緣更高方借大千紀元輪回轉劫重來罷了。”
“論及根基、底蘊、手段諸般,論及對老師和闡教的盡心程度,我們哪些比廣成子你差了?憑什么你為十二仙之首?憑什么你得老師看中親手為你取不周煉制重寶?憑什么你獨得老師賜下大羅機緣?廣成子你何德何能?”
“原來如此。”廣成子道:“我道你等緣何突然背闡教而往西方,竟是為了這等可笑原因。”
“我看你們連凡人都不如,老師是走了眼才叫你等為十二金仙與我同列,沒看中你實真是再正確不過之事,不然豈不是養了條白眼狼?不得半分好處不說還得叫你反咬一口。”
“說什么不背叛?”慈航道人道:“我們不欠老師他因果,玉虛十二金仙又算什么?上一紀元和更久遠之前我們便都已是天尊果位了,轉劫重來就算不入玉虛門下,再證金仙、天尊都是再容易不過之事,入玉虛門下我們只求大羅之道,但老師明明很清楚這些卻是不予。”
“這便是他先負我們在前。”
“怎能怪我們背叛?”
廣成子冷笑道:“還說不欠因果?”
“沒錯。”
“就氣數而論你們是不欠。”
“但你們欠了人情。”
“大到幾不可還的人情。”
“上一紀元終末你等若不是先尋老師先入了門得了老師道法庇佑,你們敢借大千輪回重開行轉劫之事?要是不能轉劫你等連看大羅道果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而今有機會得證。”
“此乃是再造之恩。”
“卻不想今日如此。”
“我算是明白凡人口中所謂升米為恩、斗米為仇是什么意思了。”
“呵呵。”慈航道人亦是冷笑:“什么再造?真是可笑,天下間的圣人就元始天尊一位嗎?他給的了的東西,西方兩位圣人同樣能給,我們是看得起和相信才入他門下,但結果呢?”
“要是在上一紀我們早知道是這樣就不該入玉虛門下,直接拜往西方就不用浪費這許多時間,更不用背上什么所謂背叛之名,只可惜時光不能倒轉,我們看走眼了只能認下罷了。”
“但你非要論什么人情,這點我們卻是不能認的,我們是仙神,仙神只論因果,不論什么人情,我們不欠因果更不欠什么人情。”
“你愿意一直在玉虛門下,你愿意認此人情大恩,那些都是你個人之事,休要將自身之認定強加于我們的頭上。”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