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小組陸續從外面返回,路上耽誤不少時間。
最遠的一支在路上花了十四個小時,剛出去沒多久又被召集回來,中途結束了探索任務,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蘇百川沒露面,有種異樣的氛圍在戰神基地內悄悄孕育,許多人有了不好的預感,完全沒往好事上想。
“咱們基地該不會也要像白頭鷹一樣……”
一位年輕人欲言又止。
盡管他這次就可以返回地球,如果不出意外以后估計就沒有再上火星了機會了,但想到戰神計劃可能會就此終結,還是忍不住揪心起來。
能夠登陸火星的這幫家伙們,哪位不是人才中的精英,不僅僅只是身體上,還有思想上。
前面經過層層選拔,然后又不斷培訓、鍛煉,過了好幾年時間才獲得來到火星的機會,更多人被篩除了出去,不是他們不優秀,而是沒達到最優秀,地球八十億人口,整個國家十億人出頭,能夠來到火星的才有幾位。
想到項目可能就此結束,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畢竟花了那么多精力、時間,誰希望像白頭鷹基地那樣就這么草草收尾,像是個笑話似的。
不止是他這樣想,跟蘇百川在一個小隊,最近常駐基地休息的老成員孫萊,腦海中也有了點不妙的想法。
他怕因此惹出亂子,出言安撫道:“蘇老板支持項目那么些年,陸陸續續掏了多少錢出來,前面來過火星的那幫人可都沒被虧待,待遇在幾座火星基地里算是最好的。
別有情緒嘛,哪怕真的就這樣黃了也怨不得誰,項目太燒錢,又沒什么產出,能支持到現在已經非常有魄力了,我自認干不出這種事,沒人愿意投資,就靠蘇老板一個人撐著,我聽說最近連戰神火星探索公司都退市。大家都聽安排吧,就算現在沒找到超導體礦,說不定有了經驗,以后哪天突然找到了呢。”
這種想法不是一天兩天就產生的,跟地球方面保持著聯系,公司退市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在這幫人看來明顯是項目維持不下去的最好證據。
久而久之,戰神計劃可能要黃的想法逐漸縈繞在每位成員的心頭,連先前被蒙在鼓里的蘇北斗,都想過老頭破產了之后自己怎么辦。
老實說。
火星上的探勘活動持續十多年,一批又一批人來到火星,緊接著又離開,身體上不累,但心理上挺累。
沒人愿意自己的奮斗,到頭來只是一場空,顯得絲毫沒有意義,假如想追求安穩生活,這幫精英們幾乎每位都能在地球上找到不錯的工作,犯不著冒險來到火星。
日積月累的疲憊感,因為這次小小的召集計劃就展現出苗頭,搞得大家人心惶惶,閑著沒事干,聚在一起小聲議論些什么。
蘇百川和趙欣這對夫妻倆有事要忙,蘇北斗則待在溶液罐里作最后沖刺,不像之前那樣玩命,只是為了保證在脫離火星引力時候,身體素質依然能維持在巔峰水平。
一周后返回艙就要登陸火衛一,運輸船將在十天后到達,留給他的準備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