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水稻號稱是母星50%人口的主要糧食,但小麥在整個糧食市場的比重卻占據了三分之一。
從需求方面講,華夏北方吃的饅頭水餃,歐美吃的蛋卷面包,全球通用的面條、油餅,都需要小麥。而大米市場主要分布在華夏南方,或者說東南亞,還是當地產,當地消費,其經濟價值和戰略地位,只能說……填飽肚子就行。
從營養價值方面講,小麥含有的蛋白質、微元素、膳食纖維要比大米高出一截,可以說‘更養人’,比如從事體力勞動,或從事體育訓練的人,早晨吃一斤大米抗不到10點就會餓,吃一斤饅頭卻能撐到中午頭。
從存儲方面講,小麥平均可保存3~5年,如果有特殊方法,甚至能保存10年,做成能吃的‘陳化糧’,而大米存儲時間僅為半年,所以民間有‘麥吃陳,米吃新’的說法,也所以,小麥是華夏戰略儲備糧,大米只是地方輪換的備用糧。
其實粟米的營養價值更高,存儲時間也更長久,只是口感略差,現在種植面積正在逐年遞減。
而參照種種因素,母星主要糧食排名,就成了小麥、玉米、大米、土豆、甘薯。
嗯,主要糧食就這些。
像大豆、花生、芝麻等等,叫‘經濟作物’,用途是榨油、制作豆奶等等。
所以,在貿易戰關鍵時刻,如果沒能力掌控全局,那上級就有可能為了保住小麥玉米,放棄大豆市場。
直接影響就是……
大伙不用擔心餓肚子,但華夏失去糧油定價權,今后大伙可能買不起油,也買不起豬肉。
參考另一個時空,農貿戰持續二十年,華夏糧食旗下的金魚龍、胡花姬、福門臨等著名食用油,已經被A開頭的ADM糧商和南洋豐益國際聯合投資的'益海'、'嘉里'掌控70%,也開始入股'魯花',成功掌控華夏食用油50%市場。
而這個時空,天成拉攏現在南洋農業,也就是未來的豐益國際上船,然后暗中收購多地糧庫,并大搖大擺的操縱糧食期貨市場,雖然局面依舊危急,但整體已經占據絕對優勢。
比如利民活動中心每年都會收購農戶多余糧食,轉存東山糧倉。
比如天貿集團旗下的天農公司,大量租賃農戶手中的'承包田',和地方的'基本農田',統一實施機械化種植,再雇傭農戶勞作……
比如天貿集團旗下的天糧公司,在多地,包括黑龍、南河、西山、尼奧布拉斯,開辟動植物培育基地,研發新糧種。
基于以上種種,經過近三年整改,華夏北地在糧食方面逐漸擺脫'農戶、農田、加工企業,散、小、差'的特點,向'產業鏈'過渡。
今后只要形成整體,任憑四大糧商怎么搞,都不會沖進華夏糧食市場,自家反而還能給對方整點幺蛾子。
如今對方眼看天成摩拳擦掌準備攻略大豆、棉花,轉而進攻天成不注重的小麥期貨……
說實話,葛小天確實有點慌。
而人一害怕,就忍不住想開掛。
所以,葛小天顧不得查看農貿戰的事兒,急匆匆鉆進天成航太部,來到位于地面的一號城鎮中心。
四級的時候,主基地有五個分身。
眼前這座是假的,但可以從南極地下把權限轉移過來。
操作一番……
平原型城鎮中心在尼奧布拉斯,
山地型城鎮中心在黑山,
深海型城鎮中心在北極養魚,
荒漠型城鎮中心在南非,
眼前這座拿到權限后,成為全地形主基地,另有五個分身,分別在京城四合院、西山礦場、黑龍河道、南洋橡膠園、南極地下。
鐵礦木料石料等資源肯定爆表,缺少的只是黃金和電量。
升級條件已經滿足,葛小天第一次帶著迷茫,點擊升級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