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慶云之中,一朵蓮花中鼓鼓囊囊,吸收著通天教主講道之中關于各種陣法之道,空間之道,通通都融入其中,化作孕育第二尸的資糧。
“二兄當真收了一個好徒弟!”
通天教主看著下方,正在一點點吸收消化自己講道內容,并且化作底蘊融入大道中的太乙,心中感慨不已。
如果自己能有一個這樣優秀的弟子,那自己截教教義也能再度壯大!
“多寶、海潮、云霄,三人應該是我門下最先突破準圣者,可惜比不上太乙!”
通天教主的心思,太乙自然不知。此時,他已經感覺到,自己慶云之中,第二尸正在逐漸充實,只待時機一到,便可斬出!
二百年之后,通天教主停下講道,太乙收回一身異像,從蒲團之上起身,道:“師叔上清仙法果然玄妙非常!弟子謝過師叔賜教!”
通天教主點了點頭,笑道:“天皇伏羲歸位在即,你且回轉昆侖山去吧!”
太乙聞言,袖中左手掐算,果然,八十一年之后就是伏羲證道歸位之時。
因此,也不在碧游宮停留,欠身稽首之后,順勢離開金鰲島,回轉昆侖山。
“這位玉虛門下大弟子,當初在昆侖山之時,雖說修為比我等高出一線,但是還能直視。”
“如今,他已經斬尸成就準圣之尊,再非我等在大羅金仙之下掙扎之輩能夠直視的了!”
碧游宮中的烏云仙看著太乙離開的背影,輕輕低下頭,免得被太乙周身之間的光芒刺痛雙眼,無限感慨地說道。
大殿之中的幾位截教親傳雖然已經離去,但是還有烏云仙、毗盧仙、金箍仙、定光仙幾個參加過三清講道之輩。
烏云仙此言一出,毗盧仙、金箍仙、定光仙紛紛一嘆,都十分沮喪。
那邊有外門大弟子趙公明聞聽烏云仙之言,開口道:“我截教之法豈弱于闡教?諸位師兄,只要我等努力修行,終有斬尸成就準圣之時!何故在此唉聲嘆氣!”
又有碧霄瓊霄二人,紛紛出言鼓勵,碧游宮中一片奮發之景。唯有定光仙,心性不定,奮發圖強只是流于表面,內心之中卻仍有對太乙的羨慕。
碧游宮中之事不提,太乙離開金鰲島,一路風馳電掣,回轉昆侖山。
太乙一走,碧游宮中的通天教主冷哼一聲,卷起誅仙四劍,一步跨出,來至須彌山前,深色冷肅,一言不發,周身之間劍氣彌漫。
“通天道友不在金鰲島納福,今日怎的來我兄弟這荒山?”
接引道人認定這也是老子的試探,語氣強硬:“莫非是元始道友已經容不下道友在東海收徒,所以要將道場搬至我西方來?”
“若是如此,貧道倒是可將西方靈脈劃出一處,讓于道友建立道場!”
準提道人立刻出言迎合,不無諷刺地說道:“平日爾等總說什么洪荒東西有別,貧道倒是認為洪荒無有東西之分!道友要來,貧道歡迎得緊!”
“你大師伯至時,可令他至正殿中等候!”
玉虛宮中,元始天尊在太乙離開金鰲島,通天教主到達西方之后,睜開雙眼,喚來白鶴童子,吩咐道。
隨后卷起盤古幡,一步踏出,出現在通天教主身旁。
“你二人舌燦蓮花之術,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