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心中大喜過望,正要下城樓迎接之時,之間那青牛停下,朝著函谷關哼唧兩聲,掉頭往一旁的大河之處走去。
“這……莫非圣人嫌棄我功利之心太重?”
尹喜心中一時惴惴不安,但又不忍心放棄這次面見圣人的機會,急忙追下關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弟子孔丘,見過長者!”
大河之上,一只扁舟未曾有半點束縛,卻能在湍急的水流之中穩穩當當地停住。
青年男子從篷中走出,本來眉頭緊鎖,但見到李耳之后面帶微笑,拱手行禮。
李耳撫須而笑,抬眼看去,只見孔丘頭上文華之氣沖天而起,震懾一切魑魅魍魎。
文華之氣顯化一卷書簡展開,篆文游走,清亮如水,響起陣陣清泉叮咚之音,聞之神清氣爽,四肢舒暢,毛孔大張,吞吐仙靈之氣。
“原來是孔丘小友,我在洛邑之時,也曾聽說過小友的名聲。”
李耳催動青牛緩緩向前,笑道:“我見先前小友面帶難色,有何煩惱,不妨說來。”
孔丘聞言,走下船來,帶著水麒麟到李耳身前執弟子禮。
“長者,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
“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水有何德?”
李耳輕撫三尺白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孔丘聞言,欣喜地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李耳孔丘二人問答之間,天地中有一種力量逐漸充沛。
人族圣地火云洞,云生八處,霧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蒼松。
在這一刻,云消霧散,彩徹區明。
對對蒼松翠柏,欣喜地垂下一片片葉子。
“樹先生在火云洞前,受天地靈氣滋養,今日怎會無故落葉?”
伺候在三皇面前的童子見狀,十分奇怪。
“今日人族氣運增長,又有大賢論道,故而樹先生落葉,以示欣喜之意也!”
童子才疑惑地說完,就聽到伏羲笑呵呵的聲音傳來。
“見過伏羲老爺!”
童子見有人過來,還聽到他和樹先生的談話,有些不自然,偷偷看了伏羲一眼,只見對方負手而立,雙眼之中衍生八卦,觀盡人間諸事。
伏羲興致高昂,取過琴來,立于高山之上,奏一曲流水。
“皇兄這是又找到了知音,心情大好呢!”
神農與軒轅心中也歡喜,以樂和之。
“長者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孔丘欽佩不已。不知長者欲往何處,孔丘愿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