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規模肯定得控制好。
不要大到人盡皆知,但又要足夠嚇人,至少能把阮光建給嚇尿,才能解裴總心頭之恨。
這地方過于偏僻,交通不便,只要不是太有名,就不會有很多游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光靠京州當地的游客,絕對撐不起日常盈利。
于是,這個鬼屋就成了裴總的小黑屋,每次有小本本上的仇人到訪,就給他們安排進去。
既能虧錢,又能報仇。
一舉兩得,簡直完美。
裴謙和小孫兩個人稍微往里走了走,也嘗試著看了看廠房里面的情況。
總之,一塌糊涂,完全沒有任何繼續看下去的價值。
“走吧。”
裴謙也就在這里轉悠了五分鐘,就鳴金收兵了。
小孫趕忙跟上,問道:“裴總,要不要再去其他的地方看看?能做鬼屋選址的地方有很多的。”
裴謙一愣:“去其他地方干什么?就這里了。”
小孫:“呃……”
會錯意了。
小孫本來以為,裴總在這里稍微逛了五分鐘就想走,肯定是對這個地方非常不滿意。
如果感興趣的話,肯定要多轉一轉的。
所以,小孫想著是不是要開車把裴總送到下一個鬼屋的選址。
然而,他想岔了。
裴總對這個地方很滿意,已經決定要打道回府了。
只是……
這好歹也是個幾百萬、上千萬的項目,就看了五分鐘就拍板,這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不過小孫很快就把這個念頭從腦海中給驅散掉。
裴總是什么人,會做出草率的決定么?
肯定是來之前已經了解地足夠充分了,所以只需要五分鐘的時間來驗證之前的想法而已。
這就是謀定而后動,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
回到公司,裴謙開始琢磨著,這個鬼屋的項目到底應該怎么搞。
做鬼屋,想虧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尤其是固定地點的鬼屋。
因為鬼屋基本上算是一次性的消費,大部分游客去玩一次之后,多半都不會再去玩第二次。
除非有一些諸如把妹的特殊目的,或者是鬼屋翻新、有了新題材和新玩法。
但是像鬼屋這種地方,翻新一次的造價不菲,而且翻修期間又沒法營業,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所以,鬼屋基本上是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國外的一些超大型鬼屋,因為規模太大、名聲在外,所以全世界的游客源源不斷地前來體驗。
有這么龐大的游客群,不管是門票還是周邊的銷量都會不錯,自然可以保證很豐厚的營收。
第二種是流動鬼屋,在某個城市的大商場開一段時間之后就換一個城市,這樣能夠始終保證有新的客源。
國內有不少鬼屋都是采用的這種模式。
第三種就是把鬼屋建在大型游樂園內,只要游樂園的客流量能夠保證,那么鬼屋的客流量就不會差。
這三種模式,裴謙都不考慮。
因為本來也沒打算賺錢。
吸取一下大部分鬼屋的失敗經驗,在固定地點開一個規模足以把人嚇尿、但又不會在全國范圍內出名的鬼屋。
這樣一來,就算京州附近的人慕名而來,短期內看起來情況不錯,長遠來看肯定也是血虧。
對于具體要做什么項目,裴謙暫時還沒有很明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