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名額是很早就定好的。再往上加,賽程不好安排。”
“真加到19支隊伍,不僅是每天都要有比賽,而且單一隊伍的比賽間隔時間會變得太長,不利于維持水平。”
“騰達是說話算數的公司,早就已經跟其他俱樂部以及觀眾們說過,GPL聯賽名額只有16個,如果收錢辦事,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臉。”
“這不可能。”
三位俱樂部老板互相看了看,表情都有些苦澀。
這能怪誰呢?
只能說是自己一時糊涂,本來是穩拿GPL笑看其他人為了入場搶的頭破血流的劇本,結果鬧到現在,把自己的名額給玩沒了。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事誰受得了!
丁贛還是不死心,又提出一個新的方案:“那,裴總,要不這樣。GPL聯賽應該會有升降級制度吧?我們重新組建隊伍再打回GPL,這總可以了吧?”
裴謙沉默片刻:“GPL聯賽,沒有升降級制度。”
“會有網吧聯賽,會有職業發展聯賽GDL,網吧聯賽篩選出GDL的名額。但沒有升降級賽,GDL的冠軍也不能獲得GPL的名額。”
三位俱樂部老板瞠目結舌,表情無比心痛,感覺像是虧了一個億。
對于整個GOG電競聯賽生態的架構,裴謙這幾天也在一直考慮。
網吧聯賽和GDL肯定是要做的,但關鍵就在于,升降級賽要不要有。
其實有沒有升降級制度,對裴謙個人的影響都微乎其微,因為官方是不會從中直接獲得收入的。
所以,裴謙是從整個賽事的角度來考慮的。
畢竟他還有一重身份是GPL聯賽的普通觀眾,為了看到更精彩的比賽,也為了GPL聯賽能夠在世界總決賽上爭光,裴謙都必須為GPL聯賽建立一個更好的制度。
裴謙記憶中的經驗說明:升降級制度是個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意義不大、反而會有一定反效果的制度。
有不少人認為,升降級賽會給GPL的末位隊伍壓力,同時給GDL的頭部隊伍動力,讓比賽的競爭更加激烈,有利于整體水平的提高。
但問題在于,這種理論過于理想化,在實際操作中,情況是完全反過來的。
對于GPL的末位隊伍而言,升降級賽的壓力確實很大,因為一旦降級就意味著全部投入打了水漂,損失慘重。
但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俱樂部為了能夠成功保級,反而不會培養新人、鍛煉新人,而是會選擇讓那些賽場經驗豐富的老選手一直打下去。
因為啟用新選手有風險,一旦失敗就損失慘重;而老選手雖然毫無潛力和上限可言,卻足夠穩定,虐菜很猛。
哪怕老選手在GPL聯賽當經驗寶寶被暴打,只要能虐一虐GDL的領頭羊就行了。
而對于GDL的隊伍來說,為了搶奪GPL名額,直接花錢買實力強的老選手或外援,反而是最速成的做法。
所以,一個本意是加強競爭的制度,客觀上讓所有隊伍都只關注眼前的紙面實力,而忽視了長遠的目標。
一些有潛力的新人,反而會在這種功利的環境下難以上場,完全違背了這個制度的初衷。
反而是取消了升降級制度,各家俱樂部會更多地提拔新人上場,打法也會更激進,不會出現那種兩支隊伍都求穩、一直運營不敢打架的情況。
所以,裴謙再三考慮之后,覺得還是不要有升降級賽比較好。
丁贛苦著臉:“裴總,那我們俱樂部豈不是這輩子都不可能回到GPL了?”
“裴總,我們SUG在電競領域深耕多年,GPL把我們排除在外的話,這也是一種損失啊!”
裴謙看了看三名俱樂部老板,說道:“這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