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健身器材之所以賣得不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太占地方了。會選擇購買健身器材的多半都是對自己身材要求比較高的年輕人,但這些人的經濟條件往往不是很好。”
“也就是說,我們目標群體的大多數人,住宅的面積都不大,很難騰出一大塊地方專門放健身器材。這也是很多人把健身器材拿來晾衣服的一個關鍵原因。”
“所以,我們的智能健身晾衣架得想辦法做得不那么占地方,最好是部分結構可折疊、可伸縮。最好是把‘陽臺’當成這臺設備的主要使用場景。”
“第三,可持續性、趣味性。”
“健身本來就是一件很難堅持的事情,托管健身房的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強制性。強制用戶必須達到一定的訓練時間、必須吃營養均衡的健身餐。正是因為托管健身做到了這種強制性,讓留下來的用戶都堅持住了,所以才能起到這么好的健身效果。”
“但如果是在家鍛煉的話,沒有人督促,很容易懈怠。而且,家庭的環境本來就讓人想要休息,往沙發上一躺就不會再去想鍛煉的事情,相比健身房,堅持下來的難度更高。”
“所以,裴總才要求我們做成智能設備,并且由觴洋游戲來開發一款專門的游戲。應該就是為了提高在家庭場景中鍛煉的可持續性和趣味性!”
常友和王曉賓認真聽著,紛紛點頭。
果然不愧是專業的健身教練,輕易地就把裴總的這個看似無厘頭的“智能健身晾衣架”背后的深層內涵和基本原則給分析得如此透徹。
常友說道:“果教練,那你覺得如果讓你來設計的話,這個智能健身晾衣架的產品形態大致是什么樣子的?”
果立誠繼續認真思考:“既然是家庭健身,不能太占地方,肯定是要做到多種器材的集成化。”
“而從鍛煉目標和效果上來說,力量訓練肯定是優于有氧訓練的,所以我們的智能健身晾衣架肯定是主打力量訓練。”
果立誠簡單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原理,常友跟王曉賓也都在健身,所以一點就透。
對健身有一些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大部分情況下,健身都是先做力量訓練再做有氧訓練,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
力量訓練通俗一點說就是舉鐵,而有氧訓練則是慢跑、騎動感單車之類的。
當然,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采取的訓練方式也會有差別。但總體而言,先力量后有氧是公認的最佳安排。
主要原因在于:先做有氧會影響力量訓練的效果,而先做力量反而有助于有氧訓練的效果。
長時間做有氧運動之后做力量訓練,由于已經損耗了一部分糖原,所以接下來的力量訓練很有可能表現不佳,無法對肌肉起到充分的刺激作用;反之,先做力量訓練雖然也損耗了糖原,但這時候反而會刺激身體用脂肪來為有氧訓練供能,起到更好的減脂效果。
很多女生擔心力量訓練會增長肌肉,所以每次只去跑步機,實際上這種訓練方式是效率是比較低的。如果本身就瘦,只是想用這種方式維持身材還可以,但如果是想減肥、塑型,效果遠不如科學的力量訓練。
所以果立誠才會說,智能健身晾衣架要主打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