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任者》第二部分內容是四名導師帶領的團隊賽,比賽分為四種形式:
第一種,演講/辯論。由節目組給出一個議題,這個議題往往關注度很高的熱點問題,多半跟超級英雄有關。
各位導師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準備,現場演講并跟持相反態度的團隊進行辯論,并根據說服觀眾的多少決定勝者。
超級英雄們有自己所代表的群體,有自己的主張和綱領,經常要進行演講,而這種團隊賽的形式就是在測試學徒們這方面的能力。
第二種,制定營救計劃。由節目組給出一個特定的情景,例如一伙歹徒劫持了人質,由學徒們研究制定一個營救計劃。
但他們不需要親自去救人質,而是由專業人員按照營救計劃進行演練。
超級英雄們經常要參與類似的救援行動,但他們不能是沒有腦子的莽夫,那樣反而可能讓人質受到傷害,或者對城市造成更大的破壞。
有腦子的超級英雄更受公眾的歡迎,而這種團隊賽的形式就是考驗學徒們的在這方面的能力。
第三種,格斗能力測試。由節目組給出一個特定的體能挑戰關卡,包括小組之間的身體對抗,看哪一組完成得更好。
雖然超級英雄需要有腦子,但必要的身體素質和格斗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能打”的超級英雄會讓公眾更有安全感,不會有“這個超級英雄在浪費超能力”的感覺。
第四種,大型綜合測試。
這種測試往往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需要各個團隊的隊長進行統籌安排、人員分配,完成任務之后,由節目組進行綜合評估。
這四種測試是循序漸進的,節目組會全程錄制各個團隊的準備情況,并給到其中的關鍵人物更多鏡頭,逐漸讓公眾熟悉、喜歡上這些未來有可能成為超級英雄的學徒們。
而在這個過程中,導師的指導要有度,不能大包大攬、全部包辦,那樣的話會搶光學徒們的風頭,讓沒有露臉機會的學徒們在接下來的喜愛度評選中敗下陣來;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否則可能導致團隊賽一敗涂地。
總之,類似選秀節目的團隊賽就像是超級英雄日后工作的一種預演。
團隊賽的第一集也確實如眾人預料的一樣,菲爾的團隊在跟其他團隊的競爭中一敗涂地。
節目組給到菲爾團隊的鏡頭數也是最少的,這就給觀眾們制造了一種假象:似乎菲爾什么都沒做,而他的團隊也和他一樣沒用,很快就敗下陣來。
于是,對于菲爾的討論再度屠版。
但緊接著,第二集的菲爾團隊似乎變得煥然一新,以優異的表現獲得了第二名。
但這次節目組給到菲爾團隊的鏡頭數依舊最少,導致很多準備過程中的信息出現了缺失,引發了觀眾的不滿。
觀眾們覺得,是節目組看不起菲爾的團隊,沒有重視他們,把更多的鏡頭給到了另外三個組,導致菲爾團隊雖然取得了好成績,但卻并沒有受到公平對待。
于是,團隊賽第三集的比拼中,節目組給了菲爾團隊更多的鏡頭,這次觀眾們得以看到菲爾團隊準備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