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宦享十八歲之前,什么也不做,一心就只知道學習的性子來說。
宦老爺子擬定的宦氏出版繼任條件,幾乎就等于是要把宦氏出版送給宦享。
和宦琛北繼任宦氏糖業的條件一樣,算得上是量身打造。
宦爺爺的這個安排,擺明了就是要讓只熱衷學習這一件事情的宦享,安安穩穩地在學校把書年穿,把研究做盡,順便把宦氏出版給繼承了。
明明就是偏心到極致,還非要做出一副公平公正的樣子。
所謂一視同仁的條件,對于最小都已經三十歲了的宦享堂哥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公平可言。
四個大叔級的堂哥,無一不是本科畢業之后就沒有再繼續念書的。
本科學的還都是管理類的商學院專業。
宦爺爺的孫輩,還沒有誰是已經獨立掌管一個產業的。
出版業對于宦氏來說,不算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更不是宦氏糖業那樣的支柱產業,但每年的利潤,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出版業在國內,多多少少有點夕陽產業的意思。
但是在北歐,這仍然是最為專業的行業之一。
喜歡奢侈品的人多半都會了解,國內的奢侈品,要比歐洲的貴很多。
但如果要論價格的差距的話,歐美的書籍,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一本國內翻譯或者原文再版后幾十塊錢的教科書,歐洲原版的價格,很有可能是幾百歐元。
一年的教材和資料買下來,幾千歐就沒有了,并不是什么太過罕見的事情。
宦氏出版,是一個體量小但利潤穩定的實惠型產業。
很適合既想做學者,又不愿意小富即安的文化人。
宦享十六歲就進了哥本哈根大學物理系。
達成了宦爺爺給他設立的第一個“小目標”。
拿到駕照之后,宦享回國接收爺爺送給他的“最好的車子”——1928年的奔馳680STorpedoRoadster古董車。
老爺子嘴里“最好的車子”,齊遇眼里“非常破的車”,讓宦享在十八歲的時候,第一次和齊遇相遇。
當時的宦享是一個除了念書就沒有其他愛好的,膚色比齊遇還要白上好幾度的“柔弱美少年”。
用齊小遇同學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細皮嫩肉缺乏運動”的小哥哥。
那個時候在宦家人眼中,順風順水,被偏愛,被寵壞,不該有任何的煩惱的宦享,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宦享小哥哥還沒意識到,這種靈魂深處的不快樂,是自己的生活里面缺乏多巴胺造成的。
直到愛上了盛裝舞步,宦享才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對于宦享開始癡迷盛裝舞步這件事情,宦家除了宦琛北之外的人的態度,都是比較矛盾的。
宦氏龐大的繼任計劃,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個成為哥本哈根大學排名全球排名前十專業教授的人,能夠繼承宦氏出版,只占了六千頁里面不到兩頁的內容。
還有另外的五千多頁,寫明了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