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大家都不做專輯了,風險太高,搞不好就虧本了,吃吃老本混混綜藝簡單輕松還賺錢多。
最近許多發專輯的歌手也都是在網絡上制作電子專輯,不用投入太多,主要投入就是錄音收歌以及宣傳!
實體專輯的投入要大很多,實體專輯的制作生產和運輸,都是大成本!
所以,電子專輯的售價也比實體專輯低了很多。
一張電子專輯一般十幾二十塊就能搞定。
可是,要買一張正版的實體專輯,沒有幾十上百是不太可能的,現在娛樂方式多種多樣,想讓大部分人都掏錢買正版實體專輯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是很喜歡的歌迷粉絲。
很多人都懷念十幾二十年前的唱片盛世,實際上那個年代大家的娛樂方式都比較少,唱歌看電影看電視看,就是幾乎全部的娛樂項目了!
所以,碰到好聽的專輯,很多人都愿意花錢購買,甚至是收藏。
可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崛起,盜版音樂泛濫,而且大家的娛樂選擇也多了很多很多,對音樂的關注度下降了。
所以,唱片產業一度幾乎破產。
王瀟記得十年前,港島一整年專輯銷量突破金唱片兩萬五銷量的歌手都不到十個,蕭條至此,讓港島唱片協會不得不降低金唱片的標準,不然銷量認證很難,唱片行業很難看!
而現在,港島的唱片行業更加蕭條了!
寶島的金唱片認真是五萬的銷量,最近十幾年來能達到標準的人數也不多。
神州內地的唱片行業也是低沉蕭條無比,不過認證標準卻是比港島和寶島高了很多。
一個國家有三個認證標準,也就只有神州了!
神州內地的金唱片標準是二十五萬張,白金唱片是一百萬張,鉆石唱片是五百萬張,比美國的國際標準低了一半!
人口是美國的五六倍,但是認證標準低了一半。
可見神州的消費水平和正版意識都還有待提高。
王瀟的這個任務,最低都需要銷售出去五十萬張實體唱片,也就是神州音樂協會認證的雙金唱片。
說實話!
這個數字,對現在的神州市場來說不難。
最近幾年不少流量鮮肉歌手都做到過,可是人家都是走的粉絲向,各種忽悠粉絲去購買。
那些低齡粉絲為了偶像什么都做得出,一個人購買幾十張幾百張的事情都很常見,幾萬粉絲可以堆出幾十萬張實體唱片的銷量。
雖然很多路人表示不懂那些音樂到底是什么,但是人家粉絲說了,我家偶像不是給你們做的音樂,是給我們粉絲做的,我們要買的也不是專輯,只是專輯上的海報……
王瀟聽說,去年某個新專輯大火的流量鮮肉,舉辦粉絲見面會的時候,現場就有幾十個付款購買電子唱片的二維碼,要求到現場的粉絲必須購買電子唱片,有些粉絲為了支持偶像,從白條和花唄上借了幾千塊,購買了幾十上百張電子唱片!
而且,為了支持偶像專輯在外海的銷量,大量粉絲注冊海外音樂網站的賬號去瘋狂購買電子專輯,一度推上電子專輯銷量榜首,可第二天數據就急劇下降……
為了提升銷量,某鮮肉還公開說,如果銷量不好就退出娛樂圈不混了,這不是逼著那些粉絲瘋狂購買?
這些諸多王瀟了解到的信息,都能表明一件事!
現在專心做音樂的活躍歌手幾乎沒有了,而這些鮮肉歌手們,其主要業務也不是在做音樂,而是平時刷人設,刷流量,刷臉,培養諸多腦殘粉,然后關鍵時刻推出專輯或者其他作品收割一波智商稅!
老一代的音樂人幾乎不出專輯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能靠賣臉吸引大量腦殘粉來消費了,以前喜歡他們的人都成家立業,變得理智了。而光靠音樂去征服市場,他們現在又沒有足夠的信心,沒有了年輕時候的自信和沖進,風險太大,一個不好可能就晚節不保了。
五十萬張實體專輯的銷量,對王瀟這個沒出道的新人來說,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他不賣臉,不走綜藝炒作人設吸引大量腦殘粉。
那么他就只能靠音樂的硬實力。
除非,他專輯里的歌曲音樂足夠驚艷,能夠上市就引起熱議,能征服大部分購買專輯的人,能大火流行起來,形成口碑效應吸引更多人來購買,那么才有可能賣出幾十萬張實體專輯!
否則,光有一兩首主打好歌,都很難創造太高銷量。
大部分理智的人即便是喜歡,也不會去買實體專輯,因為太貴,他們會等網絡音樂平臺上線,然后在上面花很少的錢就能下載下來,只下載喜歡的幾首,而實體和電子專輯上的歌曲本質也是一樣的。
這個任務,王瀟先暫時壓下來,不過腦海中已經想起了李天智和他幾次提及的出專輯的事情,或許可以這家伙商量一下該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