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衛之前也是好聲音制作組的顧問一類的職位,算是半個制作人。
上次他親自去找徐靖和王瀟作為深騰文娛的中間人談和解失敗之后,他就直接從深騰文娛離職了,不想去參合這一潭渾水。
然后,事實證明他走對了,不然留到現在也會被辭職。
沈長衛金牌制作人的身份根本不缺工作,馬上就和莫清風達成合作,開始幫莫清風制作一張新專輯,掛職在其簽約的大型唱片公司名下。
王瀟的這張典藏版專輯上市,沈長衛和幾位音樂人以及莫清風就聊起過,覺得這張專輯九成九的會撲街,當然只是針對這張實體專輯的銷量,而不是其中的歌曲!
深騰音樂上的銷量如此火爆已經算是大獲成功了,可是喜歡這些歌曲的人基本上都買了電子正版音樂下載了,隨時都能在手機里播放。
人家憑什么去花幾十塊錢再買一次實體專輯?
而且!
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就沒有CD機了好嘛。
一個手機,或者是一個平板電腦就能搞定一切娛樂需求了。
買一張實體專輯都沒法播放,用來放著落灰嗎?
沈長衛發布出去這條微博,神色還有些感慨。
一天賣十萬張實體專輯。
他那個年代有好幾位歌手做到過,但是也就是那幾位能做到而已。放在現在,沒人能做到,哪怕是十幾二十年前做到過這種壯舉的幾位天王天后也不可能再做到了。
當然!
那些流量小鮮肉的銷量,沒人會去當真。
沈長衛作為圈子內的人,更加清楚地知道流量小鮮肉們的真實面目,就是精心包裝出來的流水線產品而已。
他現在任職的唱片公司旗下就炒作出來了一位一線流量小鮮肉,下個月即將有一首電子單曲上市,其中有一項宣傳預算高達三千多萬。
這筆錢除了將近一千萬是用來打廣告做活動之外,剩下的兩千萬就是用來刷數據的。
一首歌售價五塊或者六塊,他們自己就刷了幾百萬的銷量,目標是在一個月內將銷量推上千萬,再誘導一下大批腦殘粉一人幾十份甚至上百份的購買,基本上都能達到這個目標。
公司不圖歌曲作品能賺錢,炒作的就是人氣和流量,然后依靠流量變現去賺錢,從代言廣告或者接拍影視作品賺錢,或者是開演唱會和參加綜藝節目等等。
總之,作品本身基本上都不賺錢,能維持不虧就是勝利了,大部分新起來的流量鮮肉發布作品都是賠錢的。
所以,唱片公司推出的小鮮肉都會簽下很長年限的經紀約,其中還有諸多苛刻無比的條件,為的就是將其身上的流量價值榨干。
沈長衛不好說這種模式的好壞。
站在資本家的立場上,這是好的,是進步的。
因為公司有了一種可以穩定的流水線式的盈利模式,只要能炒作起來流量,就穩賺不賠,就會吸引大批的腦殘粉等著被收割,不會像以前精心培養一位歌手有可能會出道失敗,浪費諸多資源和精力,而且會對幾位大牌歌手產生依賴。
有了穩定的流水線盈利模式,公司就不會對某幾位大牌歌手產生依賴,能源源不斷的推出一位又一位流量歌手,一次簽約幾十個練習生。能火一個就是大賺。
而站在音樂藝術家的位置上來說,沈長衛對這種模式很擔憂。
因為,如此長期下去,這樣會磨滅真正音樂人的創作熱情,會消磨整個音樂圈子的創造力。
大家都學著炒作流量去了,根本不好好用心去學習技能和創作作品了!
這幾年已經有這種苗頭了。
大量垃圾作品充斥在市場上,有諸多腦殘粉絲買單,流量歌手和背后的公司都大賺特賺,大家都爭相模仿,費盡心思創作作品,還不如人家隨便炒作一下,誰還會去琢磨作品?都去花心思炒作流量去了。
可是,真正想聽好音樂的大量普通人卻是發現無歌可聽了,只能找找喜歡的老歌來聽。
這是很多老歌這幾年能火起來的原因。
如果偶爾有哪位歌手推出了一首好歌,那么很快就能大火。
因為市場對好作品是極度渴求的。
沈長衛知道這也是王瀟能迅速爆火的原因。
大家苦于垃圾作品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