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教授,你這樣說就是折煞我啊,我哪敢指點您啊,我們頂多就是互相討論一下。”
“達者為師,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反重力這方面你比我懂,向你請教有什么問題?”
“教授,我們以后還是討論吧,你這樣一說,我都不敢來了。”
“哈哈~就這樣吧,來了一定要記得找我。”
掛斷了和尹教授的電話,秦毅打開《科學》雜志的網頁,開始填寫作者信息和郵箱,花了十幾分鐘將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搞定,這才到了最后一步上傳論文。
論文上傳之后,還要將一筆審稿費匯到對方開設的銀行賬戶之上,審稿費可真不便宜,竟然要幾千美刀,換算成人民幣也是有1萬多。
“還真是夠貴的~”
秦毅有點小心痛,雖然這點錢對于現在的秦毅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不過畢竟是窮人家的孩子,要知道一萬多塊錢以前秦毅勤工儉學都需要好久才能夠攢下來。
論文發布出去,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作為國際上最具有權威的期刊,《自然》的審稿還是非常的嚴格,投稿的人數也非常多,再加上西方人每天的工作時間比較短,所以這論文想要發表出來還有很長的時間。
“論文的事情搞完了,在圖書館刷了2個多月的書海,地球上現有的科學理論知識之類的,我也看的差不多,接下來更多的還是要在科技塔之中去學習,正好可以去將公司給組建起來。”
秦毅仔細的思考自己接下來的步驟。
“訂個回寧縣的車票,先回家將公司給組建起來,至少要將公司的框架的給搭建好,另外就是將電池廠房之類的給建起來。”
想到這里,秦毅很快行動起來,拿起手機訂車票,簡單的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然后想著帶一些帝都的特產回家給父母。
因為是大三下學期,基本上的課程大家早就已經學完了,而且對于華夏大學內的學生而言,很多人很早就已經將需要學的東西給自學完成,所以上課這方面的管理也是非常自由。
第二天,秦毅就提著自己的行李箱王自己的老家寧縣返回,踏上了回家創業的路程。
另外一邊,尹守平教授只從見到了秦毅的反重力實驗之后,也是一直在持續不停的研究反重力,對于這個嶄新的領域,他是一下子完全沉浸進入。
還是那間實驗室當中,尹守平仔細的研究秦毅留下來的實驗道具,研究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接著又時不時拿出秦毅的論文來仔細的進行學習。
“老尹,在研究什么呢?這兩頭都沒有見你身影。”
樊科同樣是電磁領域的頂級專家,和尹守平號稱是華夏電磁領域的華夏雙杰,最近一直沒有見到尹守平的身影,找人一問才知道,尹守平這兩人一直待在一個實驗室當中,似乎在研究什么新的東西。
帶著好奇心,他來到了這間實驗室,見尹守平在哪里愁眉苦臉,似乎遇到解不開的問題,也是笑著問道。
“老樊,你來的正好,過來一起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