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足足持續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到了10月中旬的時候,秦毅的生活這才算是漸漸的恢復了平靜。
沒有辦法,諾獎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特別是秦毅還如此年紀,打破了諾獎最年輕得主的記錄,可以說秦毅的未來無可限量。
隨著華夏的全面崛起,這些年來華夏也是陸陸續續有人獲得諾獎,不過像秦毅如此年輕的,卻是從來沒有過,特別是秦毅發現和提出的反重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極大的增強了國民的信心。
國內各個知名的大學都向秦毅拋出了橄欖枝,華夏大學這邊更是希望秦毅能夠回校任教之類的。
各大電視臺也是希望能夠給秦毅做一個專題的講座,最后秦毅也是沒辦法,也覺得自己有義務將更多的青少年騙進數理化的大坑,所以最后也是和中~央~衛視這邊約了一個時間做一做自己的專訪,至于其它的電視臺自然是一律拒絕。
除了國內各種各樣的邀請之外,來自國外的邀請也是非常多,全球各大知名的院校也都全部向秦毅再次隆重的發出了邀請。
這一次,各個院校、研究機構等等開出的條件比起上次來還要更高,畢竟史上最年輕諾貝爾得主的價值是不言而喻。
年僅23歲的秦毅,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在科技的這條道路上,他能夠走的多遠,沒有人能夠預計,大家自然是拼了命的想要將秦毅給攬入自己的手中。
大部分的人找秦毅都是通過電話、郵件之類的形式,但是也有很多人直接沒有事先和秦毅這邊商量就找到秦毅家里來,以至于秦毅一家的生活都被打擾。
最后沒有辦法,秦毅也是不得不暫時搬到公司的員工宿舍先對付著,下山村人人都可以過去,但是秦毅的星河科技就不一樣了。
隨著張龍和趙虎這邊邀請了很多退伍軍人加入公司的安保隊伍,星河科技工業園這里也是被龐大的安保團隊嚴密的守衛,想要進來就沒有那么容易。
星河科技總部大樓秦毅的辦公室,秦毅將最后一個文件批閱完畢,伸伸懶腰,來到落地窗戶這里,看向遠方準備休息一下。
星河科技工業園區附近各個工地依然熱鬧非凡,經過這段時間以來的日夜趕工,此時都已經能夠初略的看到未來藍圖的一些雛形。
“到明年的這個時候,這里差不多就已經頗具規模了,也總算是有點都市文明的氣息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完完全全的是一個落后的山區了。”
秦毅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自己有科技塔要飛黃騰達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家鄉就不一樣了,如果自己不將公司設置在這里,這里永遠都會是落后的山區。
休息了一會,放松了一下眼睛,秦毅也是拿出自己的手機來,準備看看消息什么之類。
和自己預想之中的一樣,幾十個未接電話,還有一大堆的信息,電話大部分都是陌生電話,信息也大多數都是陌生人發過來的。
沒有理會,秦毅翻開新聞,準備看看最新的新聞消息,接連被尹守平和林野說應該要多看看新聞,秦毅現在也是開始慢慢培養自己看新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