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建造宇宙飛船的同時又要建造核反應堆,所以國家這邊建造的一級宇宙飛船,像‘后羿號’、‘嫦娥號’這些宇宙飛船,建造的時間和周期非常的長。
華夏航天工業集團,幾乎是集合了國家的力量,一年下來也僅僅最多只能夠建造10艘宇宙飛船。
一個月還無法建造出一艘大型的反重力宇宙飛船,這個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國家這邊也僅僅只是建造出來10幾艘宇宙飛船而已。
核反應堆的建造比起反重力發動機的建造還要更加的麻煩,因為核能一旦出問題的話就會非常的恐怖而可怕,這也嚴重的拖慢了反重力宇宙飛船的建造。
但是星河航天這邊的‘廬山號’和‘華山號’兩艘宇宙飛船就不一樣了,因為采用的原子矩陣電池攜帶電能來驅動反重力發動機,所以在建造速度方面,這兩艘宇宙飛船的建造速度就非常快。
青云空天戰機這邊一問世,秦毅就帶領團隊馬不停蹄的研究大型的反重力宇宙飛船,到了現在12月份,2艘宇宙飛船的骨架都已經搭建完畢,反重力發動機等都已經安裝好,剩下的這些估計到了月底就可以建好了。
算下來,從研發到建成,秦毅這邊僅僅只是花了不到5個月的時間,盡管秦毅、盧慶偉、劉培強等人都是這反重力技術的鼻祖了,但這個速度也依然非常的驚人。
而且這兩艘宇宙飛船僅僅只是練練手,到后面,技術越來越成熟,各個方面的條件越來越好,這個建造速度還會更快。
整個巨大的廠房,長達十多公里,到時候只要有足夠多的人,星河航天這邊可以一次性同時開工建造10艘宇宙飛船。
一年下來至少可以建造上百艘大型的反重力宇宙飛船,這個速度比起國家這邊的建造速度要快了很多倍。
當然了,速度比起國家這邊建造的速度是要快了很多,因為不用建造核反應堆,這速度肯定是要快很多。
但是‘廬山號’和‘華山號’這兩艘宇宙飛船,它們兩個都是真正的電耗子。
為了驅動反重力發動機,沒有宇宙飛船上面都安裝了上百塊二代原子矩陣電池,每一塊二代原子矩陣電池都能夠攜帶上萬度電,上百塊電池總共一次性能夠攜帶上百萬度電。
上百萬度的電看起來似乎很龐大,但是也僅僅只夠它飛行不到2個小時而已,這上百萬度的電,即便是按照最便宜的一度電五毛錢來計算,那也是50萬,也就是意味著,它一個小時的飛行需要耗費25萬塊的電能。
好在這大型的反重力宇宙飛船在太空之中飛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依靠慣性來飛行,真正需要用到反重力發動機的時間也僅僅只是在起飛、降落的過程。
所以盡管不到2個小時,但是也足夠用了。
這兩艘宇宙飛船,本來秦毅都是準備建造來給自己使用的。
上頭現在壓力很大,大力的倡導星際太空時代、倡導星際采礦,但是因為缺少領頭羊的原因,直到現在,全國范圍內都還沒有什么太大的動靜。
11月份,秦毅去帝都這邊開會,一個個會議開下來,秦毅也是清楚的知道,上頭希望星河科技能夠當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