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陽陪著秦毅往研究所內走去,聊到漢語操作系統、漢語編程相關的內容,他的眉毛都皺成了川字。
“漢語操作系統和漢語編程雖然是一個老話題了,以前也有很多前輩在研究這個東西,但是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任何的進展,你也不要太過著急,仔細的理清楚思路,辦法總比困難多。”
秦毅笑著安慰。
漢語編程和漢語操作系統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從計算機傳到我們國內開始,我們國家就有人去研究這個漢語操作系統和漢語編程。
原因很簡單,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日常生活也好,工作往來也好全部都是使用漢語,而計算機領域內的東西幾乎都和英語有關,基礎和框架都是建立在英語的基礎上。
這對于我們國家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都非常不利,如果能夠使用漢語去編程、構造漢語操作的話,對于我們國家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不過,漢語編程和漢語操作系統的研究可謂是坎坷無比,異常的艱辛。
從早開始的時候,僅僅只是為了研究一個漢語輸入法,國家這邊就召集了很多研究人員、科學家去仔細的研究。
因為漢語和英語是完全兩個不同的語種,彼此之間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漢語屬于漢藏語序的文字,是從最早的象形文字衍變而來;英語則是屬于印歐語序,由26個源于拉丁字母的字母組成。
因為兩種語言的巨大差異,在計算機和互聯網剛剛傳播到我們國內的時候,我們往計算機內輸入漢字非常的慢,還必須依靠拼音字母來輸入漢字。
后來經過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辛苦研究,發明了五筆輸入法,漢字輸入速度瞬間飆升,再后來,隨著研究輸入法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智能輸入法相繼出現,漢語輸入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但是在漢語編程和漢語操作系統上面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突破,目前全球主流和使用最廣的編程軟件全部都是英文軟件。
至于操作系統,那更是英語的天下,不管是微軟的Windows系統還是蘋果公司的系統,那也都是基于英語基礎上的操作系統。
投入很多,研究這方面的人也很多,卻是始終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以至于有些人甚至將責任怪到漢語的頭上。
認為漢語是劣等語言,無法適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國家應該全面淘汰漢語,學習印度將官方語言改為英語,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和世界接軌,趕上時代潮流的發展。
當然關于這種故意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的荒謬說法最后都不攻自破,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大家陡然就發現,在手機上面輸入信息,漢語用九個字母鍵就足夠了,速度非常快,但是英語的輸入就非常慢,而且極容易出現錯誤。
以至于英語輸入的時候,大家竟然漸漸地有向漢語學習的趨勢,使用更加簡潔的方式來表達意思。
“我也不怎么急,只是一直以來沒有什么進展,整個人都非常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