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
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是二進制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計算機中的二進制則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開關,用“開”來表示1,“關”來表示0。
二進制的計算制度非常利于計算機的運算,它技術實現簡單,簡化了運算規則,適合邏輯運算,易于進行而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轉換,同時用二進制進行數據表示具有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等優點。
但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用的都是十進制的進度,所以數據輸入計算機之后,首先要轉換為二進制進行運算,運算完畢之后又要轉換為十進制再輸送結果出來。
另外因為二進制的計算規則,一個很簡單的數轉為二進制就非常的長,計算起來比起十進制要繁瑣很多倍,數據越龐大,它的計算就越復雜。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9乘9,利用十進制,我們馬上就知道是81,但是如果利用二進制來計算,9的二進制轉為1001,這1001乘1001,計算起來盡管也不難,但是如果是幾千上萬,甚至更加復雜數據轉為為二進制來計算的話,它就非常的復雜和龐大了。
現在的計算機技術,成也二進制,但是也被二進制所限制。
因為二進制的緣故,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發展到一個瓶頸的階段,我們現在能夠制造的計算機很難在獲得實質性的突破。
從本職上來說,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是取決于計算機芯片的精密程度,現在最先進的芯片,它最多也只能做到8納米,也就是說在單位面積上面,它最多也只能夠做到8納米的程度。
并且越往后發展,它就越難以獲得突破,猶如一道天花板一樣,橫亙在人類科技發展的道路上。
因為最多只能夠做到8納米的程度,所以現有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它也是有一個極限的,運算數據一旦過于龐大,它就會開始發熱、發燙。
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用電腦玩游戲的時候,電腦就會變的很燙、很熱,因為它在高速的運算數據。
如果能夠使用十進制來計算的話,它在簡單數據上面的運算可能還不如二進制,因為計算機的邏輯數據方面,二進制的優勢更明顯。
可是在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龐大的數據計算上面,二進制的優勢就會非常的明顯,它可以變的更加的簡單、精準、快速。
(胡亂瞎扯的,大家看看就好,不要當真。)
聽到王正陽的話,在場的眾人一個個恍然大悟,有些還不明白的人,到了這個時候也算是知道了王正陽的打算了。
“推翻二進制,采用算盤的計算規則,這能夠行得通嗎?”
“而且這樣就可以更利于漢語編程和漢語操作系統的開發和研究嗎?”
有人忍不住微微搖頭,二進制的計算規則早就已經深入人心,更是深入了計算機領域的一切,現在要重新推翻,一切都從頭開始,前途似乎一片黑暗。
“不試一試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當然也有人興奮不已的說道。
算盤和計算機都是用來計算數據的,計算機剛剛誕生的時候,科學家制造它的目的就是為了用來計算機炮彈、導彈的軌道,以便于能夠精準炮擊。
剛剛開始制造出來的計算機,它體積非常的龐大,猶如一棟大樓,但是它的計算能力和現在的計算機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
這算盤如果也能夠發展起來,以算盤為基礎,研究出全新的計算機……
想到這里的時候,很多人都忍不住為之激動起來。
PS:胡亂瞎扯,大家不要深究~~話說有沒有學計算機的高手出來說說,這到底行不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