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不單單是華夏國內電力緊張了,全球的電力都被這越來越龐大的吞電獸給吃的緊張無比。
于是,太空太陽能發電的春天終于來了。
盡管這個春天來的有點遲,至少對于李俊等第一批進入太空太陽能發電領域的人來說,真的有點遲,都已經遲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但是春天還是來歷。
因為私人反重力飛行器使用的是原子矩陣電池,充電的速度比較慢,很多人都是有好幾組電池輪著換。
但對于同樣使用原子矩陣電池來儲存電池的太空太陽能發電站來說,這一切就非常完美的符合了。
星河科技集團的原子矩陣電池規格都是一樣的,換電池是極其簡單的事情。
原先的時候還因為這個限制,導致了太空之中發出來的電不能進電網,現在卻是根本就不用進電網,反而好處多多。
進電網的價格非常低,關鍵是電網輸電會有很大的損耗,而這一部分肯定也是要算到自己的頭上。
使用原子矩陣電池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價格自己說了算是,關鍵是沒有損耗,太空之中發出多少電都能夠通過原子矩陣電池運輸到地面,然后賣出去,損耗幾乎為零。
所以在私人反重力飛行器用電這個領域,李俊家的生意突然之間就開火的一塌糊涂,生產出來的電源源不斷的運輸到地面,然后賣給那些擁有私人反重力飛行器的用戶。
在前面幾個月的時候,電力還有所剩余,并不能全部賣出去,但是很快,李俊就發現,自己家的電不夠賣了。
生產出來的電全部賣了出去為李俊家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星點太空能源科技集團的電賣的非常便宜,一度電僅僅只需要3毛錢,太空之中投資的太空太陽能發電站每個月可以發電60億千瓦時,一年發電720億千萬時。
這些電全部賣出去的話,算下來一個月可以有18億的營收,全年有216億的營收。
而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投資一開始很大,真正投入運營之后的開支卻是很小,不過是需要招幾個人在太空之中進行日常的運營維護就可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全自動、全智能化。
另外就是需要租用反重力宇宙飛船將充滿電的原子矩陣電池運輸下來,將用光點的原子矩陣電池運輸上去,日常的開支并不大。
也就是說,這一個月18億的營收當中,利潤非常的高,算下來差不多有10多億利潤,如此一算的話。
當初投資30億建造的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僅僅需要3月的時間就可以將所有的投資收回來,接下來就是躺著數錢的節奏了。
“電力越來越緊張,這用電的需求還會越來越大,還是有必要繼續擴建,多在天空之中建造幾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才行,趁著大家還沒有大規模進入這個市場,多搶占份額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