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鋼集團是一家大型的私營鋼鐵集團,傳承到現在已經是快要到第二代了。
沙鋼集團的創始人單洪已經70多歲,身體越來越不行,也是已經開始將這個家族產業慢慢的交給自己的孫子單英來經營管理。
此時,爺孫兩個人行走在巨大的煉鋼車間內,一邊走也是一邊聊。
“以前的時候,這里可熱鬧了,那個時候,鋼鐵根本不愁賣,還沒有練出來就已經賣出去了,每天這里都要出好幾爐子的鋼鐵。”
“鋼鐵出爐的時候,赤紅的鋼水濺起一陣陣火花,那場面才是這世界上最壯觀的場面。”
單洪年紀大了,他年輕的時候是國營鋼鐵企業的一名鋼鐵工人,后來自己出來單干,最喜歡看到的場面就是鋼水出爐時候的場面。
“唉,時代變了,這些年鋼鐵不好賣了,煉一噸鋼鐵還不如賣一斤白菜賺錢,五六年前的時候,我們家就差點要支持不下去了。”
“也就是這幾年有所好轉,私人反重力飛行器的大規模普及和應用,我才能夠緩口氣,才能夠將這個企業傳到你的手上。”
年紀大的人,回憶的東西總是很多,他的一聲都在為這家鋼鐵企業奔波,辛辛苦苦打下了這份產業,本想著能夠傳給子孫后代。
但是21世紀初的那十幾年卻是最艱難的歲月,鋼鐵價格大跌,國際鐵礦石的價格卻是暴漲,讓所有的鋼鐵企業利潤微薄到極點。
很多時候賣一噸鋼鐵真的不如賣一顆白菜賺錢,最嚴重的時候,甚至于不得不虧本賺吆喝,即便是虧本也要將企業給支持下去。
鋼鐵煤炭最輝煌的時候,不知道成就了多少的土豪,同樣衰弱的時候,也不知道讓多少人從億萬富豪變的一貧如洗。
單洪還算好的,至少堅持下來了,沙鋼集團挺住了,到現在,他也是終于可以將這份家業傳給自己的孫子,然后好好的修養、安享晚年了。
單英陪著自己的爺爺,他認真的聽著,仔細的思索著。
他不同于自己的爺爺,他爺爺小時候條件有限,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是靠著自己的經驗來管理經營企業。
單英卻是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還被送出國到名校留學,也在國外的大企業大公司當中工作過一段時間,對于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爺爺能夠打下這份基業,也肯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所以也是非常虛心的向自己爺爺學習,學習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單英并不是一個只會香車美女的富二代,他是一個有夢想、有理想的富二代,他比一般人都還要努力學習,更加的用功,用心去工作。
現在,爺爺要將這份產業交到自己的手上,他也是一直在思考著這家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