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華夏國內甚至有一家私人的科技公司,專門制造衛星,價格便宜,還可以幫你發射到太空之中去。
所以衛星這東西,現在真的是爛大街了。
這一次,星河科技集團這邊更是制造了成千上萬顆衛星,全部打包準備運到‘青龍號’宇宙飛船上去。
一艘艘反重力宇宙飛船不斷的從地面起飛,很快就消失在天空之中,幾分鐘的時間就進入了太空之中。
很快,這些反重力宇宙飛船在太空之中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軌道,轉入‘青龍號’宇宙飛船的軌道,慢慢的靠近‘青龍號’宇宙飛船。
和龐大的‘青龍號’宇宙飛船相比,第一代反重力宇宙飛船顯得很小,‘青龍號’宇宙飛船上面巨大的艙門緩緩打開,同時還有一條條粗壯有力的機械手臂伸展出來。
等第一代反重力宇宙飛船靠近的時候,這些機械手臂直接就將它給抓住,接著牢牢的固定住,一副要將它給抓進自己龐大的肚子里面一般。
反重力宇宙飛船的艙門也是緩緩打開,有宇航員身穿宇航服,在機械手臂的幫助下來到兩者之間的中間。
接著開始用利用虛擬機,用意念操控機械手臂將第一代反重力宇宙飛船之中的貨物卸下了,搬運進‘青龍號’宇宙飛船內。
得益于機械科技和意念科技融合,機械手臂非常的靈活,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一條條機械手臂靈活無比,僅僅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將貨物全部轉運完畢。
龐大的‘青龍號’宇宙飛船內,巨大的倉庫之中同樣有機械手臂,外面的機械手臂將物資搬運到門口,里面的機械手臂則是將貨物進行分類儲存起來。
很快,完成貨物運輸的第一代反重力宇宙飛船艙門緩緩關閉,‘青龍號’的機械手臂也松開,讓它緩緩地離開自己。
前一艘宇宙飛船離開,很快,又有一艘宇宙飛船緩緩的靠近,一艘接一艘,這些宇宙飛船就如同勤勞的小蜜蜂一般,不斷的采集花蜜喂食‘青龍號’宇宙飛船這個龐大的蜂王,它的胃口實在是太大了。
地面,黃平鎮,星河科技集團宇航員訓練培訓中心。
“我們這次的任務是前往小行星帶開采小行星,因為我們的‘青龍號’宇宙飛船,它的動力有限,最多只能夠拖動2億噸的物體,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只能夠選擇最大在1.5億噸的小行星將它拖運回來。”
講臺上面,武仁杰一邊對著PPT講解這一次的任務,同時也是一邊掃視一圈自己的隊友。
整個行動小組總共有21名隊員,有男有女,他們將要完成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壯舉,那就是前往小行星帶開采一顆小行星回來,開啟星際采礦業的新篇章。
“各位,這一次我們的行程預計將會耗時3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會是一次非常漫長的星際旅行。”
“在茫茫宇宙之中,我們將會非常孤單,身邊也僅僅只有我們21個人,我也不敢保證這一次的任務是安全的。”
“因為‘青龍號’宇宙飛船并沒有真正的進行試航,僅僅從月球這邊飛到地球這邊,對于它來說不過是張飛吃豆子,小菜一碟,我們這一次的任務才是它真正的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