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超過3億噸,真是可惜了,青龍號根本拖不動~”
武仁杰忍不住遺憾的說道。
“確實是挺可惜的,這顆小行星含有40%鐵,30%的銅,加起來超過70%都是金屬元素,可以說是一顆非常有價值的小行星了。”
龍戰空同樣點點頭說道。
“根據光譜圖像分析,小行星帶的行星、隕石大概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占所有小行星數量60%以上的是富含碳的C-型小行星。”
“含硅的S-型小行星數量大概占到了25%左右,光譜顯示其表面含有硅酸鹽與一些金屬,但碳質化合物的成分不明顯。這表明它們與原始太陽系的成分有顯著區別,可能由于太陽系早期的熔解機制,導致分化的結果。”
“總數約占15%的M-型小行星。它們的光譜中含有類似鐵-鎳的譜線,顯白色或輕微的紅色,而沒有吸收線的特征,M-型小行星根據推測應該是由核心以鐵-鎳為主母體經過毀滅性撞擊形成。”
一旁的黃志斌也是跟著繼續給眾人進行科普,講解小行星相關的知識。
科學家們根據各種儀器探測到的光譜信息就對整個小行星帶的行星、隕石結構了有大概的數,這就是科學的手段,遠在千里之外就已經對你一清二楚。
“真正對我們有大作用的還是數量最少的M-型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上面才蘊含大量的金屬資源,大多數的小行星根據光譜探測來看都是些硅元素構成,只能用來制造太陽能發電板之類的東西。”
“這顆小行星富含超過7成的金屬元素,它就是屬于典型的M型小行星,更為難得的是,它的金屬含量非常高,如果能夠拖回地球這邊的話,絕對價值連城。”
“只是它質量太大了,我們拖不動,不過沒有關系,我在計算機當中已經存下了它的相關信息,等以后我們有更強大的宇宙飛船了就可以直接過來將它給拖運回去。”
黃志斌笑了笑說道。
眾人聽完頓時一個個就清楚了,同時也明白為什么要帶兩個宇宙天文科學家在飛船上面的原因了。
計算天體的質量、體積、構成的主要元素等等,這幾乎是天文系專業學生每個人都能夠輕松勝任的工作,不過對于普通人而言卻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隔著幾千公里的距離為什么就能夠計算出星體的質量等等。
“繼續前進,向周圍繼續釋放探測衛星!”
武仁杰得到了龍戰空的匯報情況之后,繼續下達前進的命令。
青龍號宇宙飛船繼續在虛空之中飛行,此時的速度已經相當慢,僅僅只有十幾公里每秒,飛船上面的探測衛星不要錢一般的向著四面八方播撒出去。
小行星帶雖然說是小行星帶,擁有無數的小行星,可是分布在如此廣袤的范圍內,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依然會覺得小行星帶是非常的空曠。
距離發現第一個小行星之后過去了兩天,探測雷達和衛星都沒有再發現第二顆小行星,這眾人很是郁悶,直到第三天。
“滴滴,滴滴,發現小行星、發現小行星。”
整艘飛船的人都被系統的警報聲給驚醒過來,一個個趕緊連接上虛擬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