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科學家們也是通過對現有一切的分析,推斷認為火星歷史上可能和地球一樣,孕育出了非常繁華的生命,只是后來不知道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火星才慢慢的枯萎,最終變成了一顆死寂星球。
科學家們很想到火星上面去考察,去尋找火星生命,探尋火星上生命的痕跡,也順帶著考察一番火星到底有沒有可能可以成為人類移民的一顆星球。
當然如果火星曾經真的有生命,那么也可以通過對火星的考察來查清楚火星生命消亡的原因,查一下火星生命繁榮昌盛的時候,火星生命衍變到了何種程度,是否誕生了高級生命,這些高級生命的結局又任何。
有太多、太多的東西等待著科學家們去探尋,去發現。
所以當火星的身影出現在夸父號宇宙飛船眾人是視野之中時,整個飛船上面的科學家一個個都變的激動起來。
夸父號宇宙飛船離火星越來越近,它的速度也在慢慢的降低,火星的引力僅僅只有地球的40%左右,這意味著如果夸父號宇宙飛船想要被火星引力捕獲的話,速度就必須要要降到足夠低的程度才行。
“很難想象,如果火星曾經擁有生命的話,它會是何等的繁華。”
龍戰空通過飛船上面的望遠鏡,遠遠的就開始觀察火星。
不同于地球是蔚藍色的寶石,火星就是一個紅黃色的星球,它的大氣非常稀薄僅僅只有地球大氣的1%左右,所以在天空之中都能夠清楚的看到火星的表面。
非常的荒蕪,是一片以紅色為主的世界。
“縱然是曾經有生命,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億年前的事情了,整個太陽系擁有46億年的歷史,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之中,我們人類現在知道的這點歷史根本就微不足道。”
龍戰空的旁邊,黃志斌也同樣在不斷觀察著虛空之中的這顆紅色星球,身為宇宙天文科學家,對于太陽系的歷史、衍變和發展也是有著濃厚的興趣。
飛船的另外一處,模擬生態區這里,同樣是星河科技大學第一屆生物科學專業畢業的劉道明和李景軒一邊研究著失重環境下植物的生長,一邊也是在討論著火星生命的事情。
“在失重的環境下,植物的基因變異非常頻繁,對動物的影響就更大了,在太空之中,這些小白鼠幾乎都是喪失了繁衍下一代的能力,估計是失重的環境下,對動物體內的分泌系統、遺傳系統等等造成了影響。”
劉道明仔細的觀察著模擬生態區內的植物和動物,經過他長時間在太空之中觀察和研究,他也是發現了失重的環境對植物和動物的影響都非常大,動物在太空之中會非常不安,很難適應,很多時候會不吃不喝。
“不說這個了,你說火星上會有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