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能先這樣了,我這就去聯系地球這邊。”
劉培強看了看秦毅,他是從來沒有想到秦毅也會有打欠條、慢慢還債的時候。
但是這一次需要的小行星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科學家們計算了一番,想要將火星的大氣密度達到地球的標準來,在加上給火星增加一定的質量,需要的小行星數量可能會超過百萬顆。
如此龐大的數量,現在的小行星的價格又非常高,可想而知這一筆開支會是何等的龐大,縱然是秦毅,也是覺得壓力山大。
……
地球這邊,依然和以往一樣,非常的繁榮、熱鬧。
隨著小行星開采行業的不斷興起,太空之中的各種各樣產業也是蓬勃發展,太空冶煉工廠、太空工廠、宇宙飛船制造工廠等等也是猶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涌現出來。
華夏國內,小行星采礦業的發展也是越來越成熟,從宇宙飛船、人員募集、開采小行星的物資補給、小行星的買賣交易、小行星的冶煉等等,形成了一整套的產業鏈,數以千萬的人在這個產業鏈上面受益。
甚至于在華夏這邊還出現了小行星期貨,一艘宇宙飛船還剛剛開始準備前往小行星帶開采小行星,根本就還沒有任何的收獲,但是期貨就已經開始炒起來了。
有人會花錢直接買斷這艘宇宙飛船的這一次的收獲,價格自然是相對要低一些,但卻是可以減少開采者的財務壓力,提前就獲得一大筆的龐大資金。
小行星期貨市場的出現,也是標志著小行星開采業已經非常的成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無數的人靠著開采小行星一夜暴富,成為了新時代的傳奇人物,這些人當中有原先的一些宇航員,因為熟悉開采小行星,所以自己募集資金、招募人員,購買宇宙飛船前往小行星帶開采小行星,然后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超級富豪。
還有一些是原先的航天工程師,宇宙天文科學家,這些人也都是開采小行星必須要攜帶的人員,也同樣最早接觸這個行業,有些把握住了時代的機遇,一飛沖天。
現在的華夏國內,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就是今天某某開采回來一顆含有大量黃金的小行星,明天又討論著那只太空科技股票一飛沖天。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從小行星帶回來的宇宙飛船,也都盯著星河科技集團這邊。
因為大家很清楚,現在能夠制造用于開采小行星宇宙飛船的公司只有星河科技集團,華夏航天工業集團雖然可以制造反重力宇宙飛船,可是至今他們都還沒有掌握二代反重力技術,無法制造出能夠開采小行星的宇宙飛船。
星河科技集團這邊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對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要知道星河科技集團不僅僅是宇宙飛船的制造商,星河科技集團同樣還是最大的小行星收購商。
從小行星帶這邊開采回來的小行星,有超過一半都是被星河科技集團收購,星河科技集團收購了這些小行星用來擴大自己的太空工廠,制造更多的宇宙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