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集團軍都以一艘巨龍級宇宙戰艦為核心,搭配青龍級宇宙戰艦、宇宙飛船十二艘,米龍級宇宙戰艦、宇宙飛船一百二十艘,搭載一百萬架各式宇宙戰機、宇宙戰斗飛船,總兵力在一百萬左右。
第一集團軍以漢武大帝號宇宙戰艦為核心,第二集團軍以祖龍大帝號宇宙戰艦為核心,以此類推,這第十集團軍就是以光武大帝號宇宙戰艦為中心。
對星漢的大軍進行了集團化的調整,打造以核心宇宙戰艦為作戰核心的艦隊,這也是秦毅根據科技塔之中一個個宇宙文明發展的經驗來進行設置的。
星際宇宙的戰爭完全不同于星球上面的戰爭,真正決定成敗的就是一艘艘擁有強大戰力的宇宙戰艦。
因為只有這些強大的宇宙戰艦才擁有曲速飛行的能力,沒有這些強大的宇宙戰艦,小型的宇宙飛船、宇宙戰機等等根本就不具備遠程作戰的能力。
一旦在戰爭當中,一艘宇宙戰艦被摧毀了,那以這艘宇宙戰艦為核心的龐大戰斗群立刻就可以宣布徹底完蛋了,因為沒有了具備曲速飛行的能力的宇宙戰艦就意味著將被永遠都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縱然是以光的速度飛行,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也是微不足道的。
反之,只要宇宙戰艦沒事,其它的作戰單位縱然是損失再嚴重,你就依然還可以擁有進可攻、退可守的能力,依然具備了強大的威懾力。
在科技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在曲速引擎沒有辦法實行小型化,沒有辦法開始大規模、廉價制造之前,這樣的作戰方式才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培養這樣的一種作戰方式,所有的一切都以宇宙戰艦為中心來進行布置。
在場每一個人的虛擬手表都連接了虛擬世界,秦毅的調整方案一出,所有的信息都立刻印入腦海之中。
黃志斌成為了星漢第一集團軍的負責人,負責以漢武大帝號宇宙戰艦為核心,打造第一集團軍。
龍戰空成為了星漢第二集團軍的負責人,負責以祖龍大帝號宇宙戰艦為核心,打造第二集團軍。
白萬里和黑天兩人也是分別成為了第三、第四集團軍的負責人,負責以炎帝號、黃帝號宇宙戰艦為核心,打造第三、第四集團軍。
至于秦唐也同樣成為了第五集團軍的負責人,負責以洪武大帝號宇宙戰艦為核心,打造第五集團。
另外還有五個肩膀上扛著兩顆星星的將領成為第六至第十集團軍的負責人,負責以剩下的五艘宇宙戰艦為核心,打造第六至第十集團軍。
十支集團軍就是十支艦隊,每一支都將為成為星漢手中的利劍,成為炎黃子孫在星空宇宙之中擴張的急先鋒,為子孫后代打下一片廣袤的星空。